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班球类运动研究

(2014-08-01 12:12:01)
标签:

教育

摘要球类运动,通常是指由各类大球和小球组成的球形类运动项目的总称。根据《学前儿童体育》及国内外相关资料的阐述,球类活动是最适合幼儿开展的运动项目,其独特的趣味性、多功能性能有效的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对发展幼儿灵敏素质具有特殊的作用。学前儿童教育理论指出,球类活动的内容是引发幼儿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重要载体,幼儿通过参与各种具体活动产生对球类活动的兴趣,其直接影响幼儿的参与性和活动效果。

中班幼儿较之小班幼儿,运动能力明显增强,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展,开始表现出自主性强,喜欢集体活动的游戏行为,且活动的持久性、目的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中班幼儿的肌肉耐力还不够成熟,动作协调性与精确度还较为欠缺,并且合作意识薄弱。同时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因孩子多场地小,教师不好组织户外活动易出现事故。因此,中班球类活动对幼儿动作灵敏性,规范性,趣味性、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指导活动过程中趣味性的提高成为我们研究的目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基于对本园幼儿特征的把握,我们详细制定了适合幼儿的活动目标,积极贯彻落实《指南》精神,在确保每天两小时户外活动时间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优化幼儿园户外活动,进一步提高老师和家长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开展对中班幼儿球类活动的研讨。    

1、研究对象

西航天鼎保育院4——5岁(中班)约84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园本研究和专家引领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研究手段。虽然幼儿园的球类活动资料较多,但是我园主要研究重点将放在培养幼儿的兴趣上,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进行合理改编,以及如何让幼儿在参与球类活动的过程中,身心得以发展。

(2)个案分析法:本园在幼儿进行球类活动中实施个案记录,将一段时期内幼儿获得的坚持性意志品质进行收集,把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反思及研究,总结经验, 让教师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幼儿及评价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历经了一年多时间,期间全体课题组成员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智慧,经历了困惑、迷茫,也收获了喜悦与成功。

在实践研究的初始阶段,大多数教师对球类活动的理论基础了解比较少。因此在实践研究的第一阶段,通过专题讲座、文献收集以及专家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初步了解了

球类运动的意义及在幼儿园开展球类活动的教育意义,提高了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理论的认识,并能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结合这些理论设计、开发课程。在实践研究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在专家有针对性的理论与技术指导后,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一些比较复杂和抽象的理论知识,并开始运用到自己的实践活动中。

我们结合园所自制体育器材纸棒,设计了各种各样与纸棒有关的体育游戏,还通过了组合变化创新设计了融趣味性、团结合作性、安全性为一体的体育游戏《小小棒球员》。

我园利用院内器材与球类游戏相结合为中班专题研究注入了活力,有效提升了实践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设计改编了具有挑战的团队合作游戏《小蚂蚁运粮食》,游戏改编后大部分幼儿可以手脚协调的进行胯下传球,红线的设立不但使幼儿能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而且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情景的加入使幼儿对游戏充满着无比的兴趣,时刻保持着一定的注意力,默契的配合充分体现了幼儿团队合作能力。

《运小球》利用两课时让幼儿能掌握两人合作抛接球的技能,让孩子了解基本玩法。

第一课时:让孩子先了解抛球和接球的技巧并能熟练抛球和接球。抛球时如果使的力度不同,那么纸球抛出去的长度也不同。接球时要看清楚纸球的方向,知道控制筐子的方向(上、下、左、右)。

第二课时:让孩子进行两两合作游戏,一个抛纸球,一个利用筐子接。抛纸球的孩子要看准筐子控制好力度,用筐子接的孩子要看准纸球的方向,控制好筐子的方向。幼儿可以进行手眼协调进行抛接球,从而达到团结协作的能力。

原创游戏《足球穿山洞》研究中,我们发现因为幼儿的个体差从而导致部分部分幼儿对游戏失去积极地参与性,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设计将游戏进行二次改编,提到了幼儿自我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因为给孩子提供了球类选择的范围大了很多,促进了幼儿积极参与游戏的欲望,幼儿能够自我自主参与创编游戏,大大提高了游戏的趣味性。

二、 存在问题及改进:

游戏只能控制在30人之内,超出次人数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待时间过长,影响游戏的整体质量。

解决方法:将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或将游戏分为难、中、易三个阶段按幼儿能力进行分组游戏。

三、 结论与建议

学前运动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孩子产生运动兴趣的源泉,这种兴趣也许能伴随着他们的终身。而球类活动内容是引发幼儿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载体,幼儿在各种具体的活动中产生对球类活动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直接影响幼儿是否愿意并有兴趣地去参与活动。幼儿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要如何养成良好个性品质及知识、能力等都要得到同步发展。因此,我们在选择球类活动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幼儿的年龄及生理运动特点,对不同阶段的幼儿制定相应的目标与内容。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江苏教育出版社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0

3、《幼儿园健康教育》顾荣芳、薛菁华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

4、《学前儿童体育》许卓娅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师与儿童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