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究过程记录(二):他人成功的经验与案例

(2014-05-10 12:57:31)
分类: 小课题研究

姓名

刘蓉

性别

所在岗位

田林第四小学

教师

来源渠道

通过阅读期刊杂志获得经验:

《上海教育》2009年第14期,《“竹文化”建设推动教师队伍发展》

 

 

 

 

 

 

 

结合小学教育和校园建设状况,提出:

一、校园文化建设步骤

1、确定文化主题和关键词。

2、构思校园文化建设初步设想和三年规划。

3、逐步开始实施规划,建设环境、开展课程等,并根据实践情况对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能力的提升

1、注重培训,提升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能力。将竹文化建设和教师校本培训相整合,开设《依托“竹文化”建设,促进教师发展》的校本培训科目。如校园文化的理念和意义诠释、“竹”的图文资料搜集和整理等。

2、创设环境,激发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特长,凝聚教师智慧,共同营造竹文化育人氛围。如发扬竹子团结、进取、健美等精神,“竹文化”展室和竹建筑布置给人艺术的陶冶。

3、搭建平台,提高教师参与文化建设的创造力。挖掘“竹文化”的教学内容,初步开展学科渗透,开发校本课程,提高了教师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记录时间:2013 43

 

研究过程记录(二):他人成功的经验与案例

姓名

张海红

性别

所在岗位

山东科技大学

幼教中心 教师

来源渠道

通过阅读期刊杂志获得经验:《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年第5期,《文化建设: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以“阳光教育”特色园本文化建设为例,探索幼儿园应如何从园本文化的几个重要方面即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入手进行文化建设:

(一)建设平等、 自觉的制度文化

管理者与教师建立起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的互动关系,变“外控式”管理为“自主式”管理。如,推行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管理机制,促进教师间平等交流;实施双向互动的“情境式”管理方式,深入教育实践;确立“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

(二)建设和谐、 生活化的课程文化

将“阳光教育”的理念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点,确定“注重让幼儿健康和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园本课程目标的核心、“注重价值多元化”为园本课程内容的主旨、“体验对话”为园本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促进个体发展”为园本课程评价的落脚点。

(三)建设合作、 进取的教师文化

引导教师围绕实践问题进行合作研究、交流探讨,尝试建构“研究共同体”,将研究结果又回归教育实践。同时,从教师的实际水平、个体需要出发,采取分层培训。如对新教师重点进行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要求其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明确自我发展方向,通过“互相观摩活动”、“互相推荐好文章”、“交流学习体会”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其熟悉业务;鼓励经验丰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发展;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则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从而带动教师群体共同进步。

 

                                              记录时间:2013 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