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说的剪裁和结构
(2016-11-14 14:25:53)
标签:
网络文学好看的小说免费小说 |
在一篇文章从无到有的成形过程中,剪裁和结构处于关键的地位。学习网络文学写作就要自觉锻炼这种“剪裁与综合”的能力。
一、剪裁
写作者为了组织材料成为一篇“天衣无缝”的文章,首先就要按照构思对材料进行选择、取舍,这就是“剪裁”。 剪裁的主要内容是:区别主次,进行取舍,确定详写和略写。
初学写作者提高剪裁能力的方法主要有:
(一)养成敏锐的眼光和善于思索的头脑。写作时的剪裁,从字面上看虽然和服装师的剪裁没有什么两样,但在实质上却是差异很大的。因为,服装师面前有现成的布和剪刀,而小说投稿写作者所面对的是社会生活和客观事物,它们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和表现,不是可以随意“剪裁”的。这就要求写作者在剪裁之前反复考虑,从那些表面纷坛复杂的现象中看清楚哪些是能够反映生活中某种本质规律的现象,从而将它们选择出来;至于那些不能反映这一本质规律或与这一本质规律无关的现象,则加以剔除。
(二)以确定的主题或中心人物、事物作为剪裁的中心。客观的人物、事物和现实的社会生活及自然界是五光十色、纷纭杂乱的。对它们进行剪裁不能是下意识的,而是要按照立意自觉地进行。凡是有利于表现立意--主题(中心人物,中心论点)的材料,就选取备用,相反的则舍去。以小说写作来说,它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和表现作者的思,就要以中心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作为剪裁的中心。
(三)在剪裁过程中注意完整与多样的统一。好看的小说写作者对材料的剪裁应当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安排,不应当是东一片、西一片地剪裁。因此,剪裁之前也要有周密的构思。由于剪裁是为了缝合,所以要从整体上,宏观上着眼,来安排剪裁的每一个步骤,以保证篇章的完整性。当然,完整不等于单调,完整是多样的统一。
(四)剪裁应当注意加法与减法的辩证关系。剪裁不是照搬生活纯客观地进行的,而是要增加一些生活中所没有的东西,删减掉一些生活中本来的东西。尤其是文学写作更是如此。哪里要用加法,何处该用减法,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决定。然而减法是用得最多的因此,剪裁就要把那些不相关的、非本质的东西通通剪去。只有这样,那些必需的、本质的东西才会显豁、突出。处理好剪裁中加与减的辩证关系,是整个写作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二、结构结构是紧接着剪裁之后的一项整体构造工作,也称为“布局”、“谋篇”。它的任务是使文章“言之有序”。
免费小说的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两种:
(一)内部结构
主要指构成文章的思路和线索,是文章的内在逻辑在篇章中的表现。思路是写作者写作时思维活动的路线;线索是写作者用以串连全文思想内容的人、事、物、情、理。在具体的写作中,思路和线索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内部结构主要有两种类型:
1、主观型结构。这种结构是以写作者的思想认识、心理活动的次序、变化来组织材料的。主要有:
①情感结构。这是写作者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情绪变化来组织材料、进行表现的形式。
②思辨结构。其特点是按写作者的思想认识、理性分析进行结构。如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摆出谬论”、“批驳谬论”、“击破谬论”写出的评论文章。
③意识流结构。写作者依照自己意识的流动来组织材料。这种结构的内容通常表现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暗示”。
2、客观型结构。这种结构是以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结构为依据组织材料、进行表现的。具有明显的“摹制”的特点。主要有:
①时空结构。写作者依照客观事物的产生、发展、消亡的时间、空间对材料进行组织和安排,不加任何的改动、调换。
②人物结构。写作者客观地依照起初人物的原样进行写作,保存原有人物自身的结构特点。
③事物结构。写作者客观地依照事物本身的内在结构组织材料。
(二)外部结构 主要指文章的外部存在形式。它的结构方式主要有:
①纵式结构。从开头依照“顺流而下”或“直线向上”逐层发展到结尾。
②横式结构。从开头至结尾的各层次之间是平列的形式。
③交错式结构。即以纵式为主、横式为辅或以横式为主、纵式为辅而纵横交错地安排材料。
④连环式结构。用一环扣一环的方式将有关的材料组织起来。
⑤包孕式结构。一种结构中包含着其它结构的形式,如大的结构中包含着中、小结构,是故事中套故事的结构。
外部结构的主要内容是: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
层次和段落
l、层次是文章中各层意思的次序,标志着文章内容展开的步骤和次序。一篇文章的主题往往要分几层意思才能表达清楚,每一层意思就是一个层次。层次也称为“意义段”。段落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相对独立的单位,它服从于层次的安排,是层次的具体表现形式。通常称为“自然段”。
2、文章的层次和段落是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阶段性和人的思维认识过程的阶段性反映,也是文章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安排层次段落,可以分清先后主次,理清来龙去脉,使文章能有步骤地展开,将文章结构成一个连贯的有机体。
3、层次和段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层次是整体布局的问题,是整篇文章展开的一个步骤。层次可包括段落,段落从属于层次;有时一个层次的内容比较单纯,只需一个段落即可说明,这时候层次和段落在形式上是一致的。 在写作时,先要把文章的层次安排好,具体的段落在执笔时再斟酌、确定。
4、不同文体在层次安排上有不同的方法。一般来说:议论文的层次应根据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确定它们在文章中的地位和次序。具体形式有:(1)总提分述式;(2)逐层深入式;(3)并列论述式;(4)正反对比式,等等。
记叙文的层次应按照事物发生的先后、因果、始末的关系及空间位置来安排。具体形式有:(1)按事物发展阶段来安排;(2)按人物活动来安排;(3)按时间变化来安排;(4)按空间转达换来安排;(5)按叙述过程的先后和叙述方法(顺叙、倒叙、插叙)确定层次,等等。
5、划分段落的原则是:要注意内容的单一性和完整性。凡是揭示层次内容必须单独成段的,就要作为一段。段落的多少和长短,均应视文章内容的需要,体裁的特点,有利于表达来确定。 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在文章中体现事物发展的连贯性的一种结构手段。运用过渡和照应,可使文章结构严密,气势贯通,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因此,写文章必须讲究“起承转合”。
过渡,是文章中各层欠、各段落之间的桥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在这些地方需要过渡: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由叙入议,或由议到叙,由写景到抒情;今昔相联;地点、事件转换;由环境到人物;从概述到详述,或由详入简,从正面到反面,或从反面到正面;等等。可以采用段落之间空行、关联词、过渡句(陈述句或设问句)或过渡段等方法过渡。
照应,包括交代和照应。交代又包括伏笔。照应既反映篇章的严谨又表现脉络的连贯。常用的照应方法有:首尾照应,论点照应,性格照应,事物照应,气氛照应,等等。 开头和结尾开头和结尾是体现文章结构完整与否的重要标志。它们必须统一在完整的结构之中,不可脱离主题或中心思想而游离于整体之外。
开头的方法很多。例如:开门见山;揭示内容;交代写作动机或目的;直述人事,写景渲染气氛;抒情感染读者;独白或对话;引文兴起议论或叙述,等等。
结尾的方法也很多。例如:点明题旨;总结全文;号召或希望;含蓄深意或提出问题;用开头的表达方式回环照应;干净利落,嘎然而止;等等。运用怎样的开头和结尾,应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和不同的文章体裁、不同的读者对象来决定。要写得简洁、有力,力求新颖、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