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视角:文字镜头语言的应用
(2016-08-28 10:22:00)
标签:
小说阅读网好看的小说 |
小说的视角如同镜头,观众意识不到镜头的存在,对网络小说作者来说,镜头却是把握气氛的道具。可以说视角即文笔,掌握了视角就掌握了节奏。
1.文字的视角表现
视角越远情报越表面化:景物-人物介绍-人物行动-人物心理,视角由远及近。
视角越近细节越多,较远的视角是一种陈述介绍的感觉,较近的视角则是描写,同样的环境描写细节不同视角也便不同。景物描写多半是全景和远景镜头比较合理,尽量不要用描写的近景镜头。
2.视角的应用
远景以上的镜头作用只是提供大致背景概念,需要,但不要太多。事情经过的叙述、人物介绍,都是中景镜头,或者说“讲故事”的镜头。可以包括大致的性格的介绍但并不是心理描写,叙述中也可以有简略提要的对话。而好看的小说近景的描写包括具体的对话、动作、心理等,要用在剧情高潮处,冲突爆发时。近景按照细节的多少不同也有普通的近和更近的甚至特写。根据需要不同处理。简而言之,镜头越近必须配合越快的节奏。中景的阶段可以对人对事做出评价,但到了近景阶段则需要细节的描述来表现,而不能用灌输式的评价。
3.视角的变化
推镜头:推镜头是最单纯实用的镜头变化,一段情节直到高潮结局就是慢慢把镜头推近的过程。
时间、地点是远景。人物、起因包括前置的事件,是中景。经过其实是冲突过程的集中描写,是近景。结果可以把镜头重新拉远也可以戛然而止。小说阅读网小编提醒镜头变化是单向性的有规律的,绝对不能乱跳。一旦推到了近景的快节奏,在高潮剧情结束之前,就不能再倒退回叙述性的中景。比如一开始着急地把镜头推倒近景,故事进行到一半新角色登场,前面的故事还没头没尾,就开始介绍这个角色来,是十分破坏节奏的做法。在中景的叙述准备中插入这样的介绍倒是无所谓。
开头三步推近镜头
第一步是介绍环境——空间时间的大致概念。第二步是引入人物——主角登场。第三步是人物行动——切入故事。不同的篇幅不同的节奏三步的篇幅也不同。第一步介绍环境基本一句话就够,甚至不要也没有问题。如果有什么引人注目引起悬念的写法,也不要超过十行。
第二步引入人物介绍他的身份。复杂的可以继续介绍他的过去,他的身份,比如他是个穿越者,在穿越之前做什么的。背景介绍如果是必须的准备,那么可以比环境更丰富一点,但不破坏推进节奏,不能超过整个场景的30%
第三步切入故事,为冲突剧情做准备,人物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将故事说清楚的必要准备。如果是开篇,可以多写一点,占整个场景大多数的比重,慢慢把视点聚焦到刺激剧情上,制造出第一个冲突。至此为止都是中景镜头,准备完毕推到近景之后就需要一气呵成直到第一个冲突结束。
其它镜头变化:很多人很喜欢一开始就从近景开始,事无巨细地人物的对白交锋,人物的行动,以为这样剧情比较快。但近景快是有条件的,需要引人入胜的核心冲突。如果一开始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典型的冲突,且能够发展下去自然是好的。然而一般而言,开头读者有心理距离,作者也需要背景介绍。若用近景来细描,慢慢写出背景,反而会累赘啰嗦。
另一种开头就采用近景的情况,使用近景的描写制造悬念,再拉远镜头引出中景的背景介绍,但操作起来需要技巧。近景描写需要简单易懂,不能太长,不需要任何储备知识就能让人感到戏剧性,引起读者的好奇。大多数想要这么做的人,都只是让人搞不懂状况,这并不有趣也丝毫不会引起好奇。所以一般的建议是不要倒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