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实践性作业研究开题报告
(2013-09-09 13:05:23)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立项号 |
2013XKT-XXYW098 |
课题名称 |
小学低年级语文实践性作业研究 |
|
负责人 |
李芦倩 |
所在单位 |
西北大学附属小学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研究背景: 为师者最大的心愿就是所教的学生可以将自己上课所教知识运用自如,最乐于看到了的便是学生爱上这门学科。 语文学科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具有非常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所以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们现在面临的作业现状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一、 现在大部分时间我们的语文作业都是以练习题和反复书写为主,大量重复机械性的训练成为了孩子们日常最常见的作业形式,孩子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本本永远做不完的练习册,亦或是试卷,每天重复性训练会导致一下结果: 1、 2、 二、 6、7岁的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好动,而我们的语文作业,没有创设一个可以供学生自由发挥的平台,重复性的书写生字,积累词语,照样子写句子,大部分的学生不知道学习语文是用来做什么的,我们为何学语文,考语文。 三、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不够 现今的作业设计层次性不够,面对层次不一样的学生,我们的作业确实一样,那么学习较为轻松地孩子就会“吃不饱”,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就会“消化不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学习好的孩子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 研究意义: 作为一线老师,每天都面临着作业设计这一项工作,而且其实平日我们有许多很好的实践性作业的布置方法和策略,但是由于每天忙于教学而无法将其整理总结升华,故而没有可以操作的一个系统性的策略可供大家参考实行。研究此课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归纳总结出有效地实践性作业布置方法和渠道,为语文学习打下更好地基础。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课题界定: 实践性作业是一种课程全面整合的作业形式,它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全面提升,语文学科具有着强烈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作为一切学科的基础,他是我们学习的最有效工具,最为一门语言,它是最强烈的民族符号,单凭每日繁复的书写汉字,写习题,是不能体现出语文的核心价值的。在朗读的时候配上优美的乐曲,可以更好地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和节奏性;在写话是配上色彩鲜艳的图画,可以激发学生写话的画面感和顺序性。综上所述实践性作业就是运用一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媒介将语文知识付诸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各门功课的学习之中,使得语文学习变得更具趣味性,更具可操作性,更具文化性。 研究目标: 一、通过研究,了解小学低段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二、通过研究,探索、总结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具操作性的实践作业种类和方法,收集好第一手资料,做好整理归类。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研究内容: 一、以低段语文作业涉及为研究对象,研究激发学生进行实践性作业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 二、主要以小学低段语文作业的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发展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性作业 1、通过对语文文本的研读,发现适合整合的学科,布置有有效地实践性作业。 2、研究学生在实践性作业操作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类主观或客观问题。进一步帮助解决。 3、对于各项实践性作业的反馈进行研究,找到最高效的有效地反馈方法和渠道。 研究过程: 一、申报阶段(2013年5月~6月): 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二、准备阶段(2013年7月~9月): 1、研究教材,研究二三年级语文教材的编排,为有效的布置实践性作业做好准备。 2、理论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与该课题有关的已有理论和经验,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做好准备。 3、调查分析,调查、了解小学低段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易错点,为作业的研发做好准备。 二、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3月): 根据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在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1、根据相关课程,制定有效地实践性作业的布置方案。 2、在语文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上,尝试与音乐,美术等学科进行学科整合,研发适宜学生操作的实践性作业布置。 3、调查学生对于实践性作业的完成度和喜爱程度。了解实践性作业布置的效果。 4、通过专项测查了解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后对于知识的掌握效果是否有所提高。并撰写相关论文和个案。 三、总结阶段(2013年4月~5月):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申请成果鉴定。 研究举措: 根据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在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1、根据相关课程,制定有效地实践性作业的布置方案。 2、在语文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上,尝试与音乐,美术等学科进行学科整合,研发适宜学生操作的实践性作业布置。 3、调查学生对于实践性作业的完成度和喜爱程度。了解实践性作业布置的效果。 4、通过专项测查了解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后对于知识的掌握效果是否有所提高。并撰写相关论文和个案。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预期成果: 1、调查报告。对学生在二三年级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分析。 2、阶段性研究小结。对一阶段的研究进行反思、总结,以通过不断的反思、调整,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3、案例、论文。通过对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典型个案的收集和分析,总结归纳可操作性强的方法集合,为今后的作业设计做好铺垫。 4、结题报告。综述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在一年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实践性作业布置的优缺点和好办法,提炼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现研究成果的价值。 成果呈现: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申请成果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