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氯化钾上规则结晶和形态的研究

(2015-10-30 16:29:34)
标签:

股票

重庆纯碱

   重庆氯化钾晶体属立方晶系结构一般认为氯化钾不会形成不规则结晶,因此氯化钾结晶的生长规律的研究已经报导的甚多,然而,至今未见氯化钾不规则结晶和形态的报导.
    通过重庆氯化钾钾饱和论液的溢晶,得到三种不同形态的结晶.有钟乳石形、仙人掌新芽形、分形分布形。它们属于扩散极限聚集模型控制、毛细管渗透结晶和衷面张力控制所致.
    小块10- 705m晶体堆积构成的毛细管系统、孪生诊透现象、晶体转角生长也是形成不规则结晶的原因。
    一、试验方法
    取分析纯重庆氯化钾,配成150mL饱和溶液,放在25OmL广口瓶中。取二片洗干净的玻璃载片垂直插入溶液,斜靠在玻瑞瓶内,上面班盖一张滤纸.不使溶液挥发太快.一周后,发现在玻璃载片上的液面上方有3-5mm高、10mm宽度的结晶体.用变焦距显徽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二、试验结果与讨论
    氯化晶体越过液面结晶的现象称为溢晶。在生物显微镜放大25倍的情况下,看到有三类不规则的结晶形态。
    钟乳石形。图1是在整块堆积的叙化钾晶体上观察到的钟乳石形形状.图中一根一根的不规则管状结晶是许多小块抓化钾品体堆积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品体扩散控制形成的。符合扩散极限聚集模型。深色线条实际上是垂直于视线方向上晶体结晶梯度较大.所显示的形状.由于氯化钾饱和溶液在挥发过程中晶体离子扩散控制晶体的生长,故有上述不规则形态.
    仙人掌形.一块堆积的氯化钾晶体四周象仙人掌长出“新芽开那样,长出多处的晶体堆积“芽”。仔细观察这些“芽气仍是由小晶体堆积而成,而且存在若千无晶体的空白区,称为“内陆湖”,这些结晶的边缘由无定形的小晶体堆放着。由此可以推断这些小晶体的边缘的生长过程是:先生长小块晶体.而后逐渐长大并堆积成大块晶体。
    薄层分形分布形。它是氯化钾薄层结晶时,在玻璃表面收缩造成的。都是以10705m大小的小块晶体为结晶基本单元的。表面上看,这些点状分布是无规律排列.但实际上,这些点状分布的晶体是依照分形规律分布的,侧定其维数为3.00士。.25,属表面张力在玻璃丧面上的收缩所致
    这三类不规则结晶形成的条件.主要是氮化钾溶液的浓度与厚度不同,钟乳石形是在大块堆积晶体上逐渐干澡,失水时形成的。仙人掌形属中等厚度与浓度,有足够的母液,但总量不多。分形分布形则属薄层稀溶液情况下形成,是溶液在玻璃丧面收缩结晶的结果。
    不规则结晶的精细结构形态,可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图3的实际直径为2mm,在此范围内,氯化钾先从滴液的四周先结晶,中心残留“内陆湖”.大块晶体边缘长出细碎晶体.放大细碎晶体,其间有许多晶体堆积形成的毛细管缝隙系统.渗透、输送着氛化钾饱和液至结晶前沿.于是形成各种形态的结晶群。由图5可见,结晶块的大小在10--70μm之间.再放大.由图6可见,结晶间仍有缝隙。

本文来自:重庆纯碱 http://www.pbchem.ne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