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西安市小课题《小学生英语思维品质培养的案例研究》 过程性资料 论文  张丁云

(2018-03-06 10:19:46)

         基于小学生英语小学生英语思维品质培养

                      张丁云

 

一个小故事:

2017年5月份我大学区电子白板英语科赛教,赛教老师讲的是人教版PEP四年级下册Unit 5 。这节课上的很精彩,全英教学,师生配合的很默契。课后,我用英文问了一位课上表现很好的学生:“Can  you  help  Miss Zhang ,please?Put away my books.”孩子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于是我反思我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真正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型与他人交流。我的英语日常教学过程中,侧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教学目的,使教学任务没有达到教学目的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活动上也是局限复述的表面形式上;教学方法也是停留对课本内容的复制,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有效的思维品质训练;教学设计上重在课文的表面,缺乏深层次的理解训练,而没有真正地关注教学活动的内在要求,没有赋予教学任务中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提升语言技能和实际利用语言的能力;忽视了学生探索思维、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使这些英语综合素养的思维品质在课堂上得以有效的发展。

英语教学是一个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性实践。英语教学中,学生不是单纯地接受书面语言信号,而要把这种信号与自己的知识、经验及设想结合起来,实现语言的交流功能,就必须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思维品质培养的模式

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性,自觉地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小学英语思维品质培养包含4方面:探索性、想象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探索性:英语学习本身可以促进跨文化、跨地域思维的探索性想象性:小学英语对内容的理解与表达有助于发展思维的想象性; 创造性:运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口语表达以及表演、展示等,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中英文的两种文化语言差异,有助于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我的教学的模式是:

(一)在英语教学设计“设疑解惑”,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

     探索思维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思考性强的问题(比如一些综合类的分析、猜测类的推想等)来训练学生善于思考、善于逻辑的能力,帮助他们理解英语课文的本质或深层次的内涵。例如:Can  you  help  you ,please?只是用在售货员服务时吗?其他场合可以用吗?这种设疑可以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扩展句型的用途。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再通过集体讨论,启发学生相互交流的探索思维。

二.在英语教学方法中“活化语言”,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在英语教学中,纵向联系单元话题,活化学生语言。可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英语问题,让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激活他们与问题对应的知识导图,促使他们开展系统、全面的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联系、理解课文或问题。例如:将所学animal与各种food活化,用前后所学的句型、单词有机的联系起来,发挥想象力,编织成食物链。How  do they eat?  Tiger--Sheep--Grass。通过各种手段(如模拟表演、电教手段等),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文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想象乐趣,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反复研究,联系实际,自觉运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他们的思维动机,调动思维想象

三.在英语的教学评价中“多重变式”,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的教学评价利用测试或教师口中Right or wrong单一评价模式来完成。而“多重变式”的评价分为课堂活动评价、课外学习评价、成长档案袋评价。“多重变式”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评价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让评价有效迁移和利用知识,让学生在一个动态的教学评价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反应的敏捷性;通过不同类型的教学评价得到不同结论的开放性的评价给学生的英语思维注入活力,以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课堂活动评价可以使生自评,也可以是生互评。对于表现的不理想的学生,鼓励他:“OK! You are good try!(不错,继续加油!)”;对于表现一般的学生,对他说:“Good! You are right!(好!你答对了!)”;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赞美他:“You are very good!(答的太好了!)”;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动情的对他说:“You are  wonderful !(太棒了,答的真好!)”不同的评价会开发学生的不同的创造力,让学生充满自信。

通过课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我以课为基础,适当增加辅助阅读材料,课文教学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形成了这样一个模式:领会——模仿——理解——初用——操练——活用。 只要应用得当,不失为传授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综合训练的好材料。

.在两种文化交流中提升灵活性。

爱德华·T·霍乌认为:“文化确定了人的存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英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的两种文化在英语教学中交织并存着,直接体现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例如:教学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 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现在这种习惯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接受。)

再例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 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 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和英语国家人的不同风格。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常鼓励学生广泛吸取、留心观察生活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扩展视野。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吸取知识,提高能力,丰富和发展思维灵活性

总之,在 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只注重教学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卷面成绩很高,但实际的英语运用能力很差。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重视英语的思维品质的培养。

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具有相较于其他学科教育的显著优势。 我会在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提升思维品质,将语言魅力、学习能力、文化内涵与思维品质相结合,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英语课堂效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