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景观水池循环水处理方法概述
(2013-10-09 16:26: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泳池水处理设备 |
室内景观水不仅能衬托艺术效果和氛围、装饰庭院、美化环境,而且具有湿润和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是许多设计者由于缺乏对景观水水质净化的考虑,造成许多景观水池日后因池水变质,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
一、物理方式
1、引水换水方式
景观水体中的悬浮物增多、水体透明度下降、水质发浑时,可以通过引水、换水的方式稀释水中的杂质浓度,以此降低杂质浓度。
2、循环过滤的方式。
室内景观水池设计初期,都会根据水体大小来设计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用的水泵,并且埋设循环用的管路,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质保养。如水体面积较大,必定延长循环过滤周期,使水质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和引水、换水相比较,虽然减少了用水量,但日常电能耗费增加了,同时也增加了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费用。
二、化学方法
敞开式水体在阳光照射下,会使水中藻类大量繁殖布满整个水面;不仅影响了水体美观,而且由于阳光被挡而致使许多水下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使水中污染物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质恶化,发出难闻的恶臭,水也变成了黑色。这就需要投加化学灭藻剂,杀死藻类。
久而久之,水中会出现耐药藻类,灭藻剂效能也会逐渐下降;于是,投药间隔越来越短的同时药量也会越来越多,且灭藻剂品种也频繁更换,对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地增加。
三、 微生物方法
微生物在自然界大量而广泛的存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它们能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的尸体及残骸分解,将一些有害的污染物质加以吸收和转化,成为无毒害或毒害较小的物质。可以在景观水水质恶化时,投加适量微生物,加速水中污染物分解,起到水质净化作用。
目前在多数室内景观水池设计中都考虑到了水质日常维护,但大都是通过单一手段来处理或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因而造成了前期投资大,后期运行费用多,成效却不显著的结果。如果,将以上三种方法有效结合起来,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