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叙事
(2017-01-09 08:58:32)《道德与法治》教育叙事
藁城区兴安镇苍德小学武丽芳
《课间十分钟》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教学内容,内容浅显易懂。在讲授了这节课后我觉得效果不错,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以视觉领先、以兴趣入手
“课间十分钟”这一课,在开始导入的部分,我原来以“宁静的校园太安静了”导入,效果不太理想,后来我以“时光倒流”的游戏领先、以兴趣入手。在教室里模拟课间活动场景,视觉中感受体验欢快情绪;在看其他同学课间活动时,正符合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的想做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内容,从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他们是多么的喜欢课间十分钟。
二、精讲精示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精讲。在指导学生观察“投沙包”这一动作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投沙包的活动在什么地方进行?投沙包队员们怎样投沙包?围观的同学情绪怎样?学生们通过想象思考,找有关的图片,教师提问,直到学生对这一动作的特点已经了解掌握。进而我引导学生想想还有哪些课间活动的思路:先想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再想怎样活动,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场上的观众。让学生体会创作就是围绕一个活动、按审美法则把活动内容表现具体的创作方法。
三、用多媒体来辅助提高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来辅助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乐学的精神状态。在这节课中我用简单的画面帮助学生学习,虽不花哨,但非常实用,目的达到。学生在这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了记忆。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地主体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表演中让学生自己去做,并适时地加以指导,只要他们能做、想做,使他们乐中学,学中乐。
单位:兴安镇苍德小学
单位:兴安镇苍德小学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
设计者 姓名 |
武丽芳 |
联系 电话 |
13473799926 |
设计内容 |
第
二 |
本课课时总数 |
1课时 |
||
第一课时
|
|||||
多元视角下的教材分析 |
这节课要让学生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愿意遵守课堂纪律。学生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满。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
||||
本班学生实际情况 |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会告诉学生,上课认真,但孩子们却不知道什么叫做认真,怎样做才是认真,所以在课堂上会出现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等等的行为,这节课。就是教会孩子们在上课的时间内怎样做到认真听讲,怎样按老师的要求回答问题。 |
||||
本次课堂 活动目标 |
1.道德情感: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 2.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人人遵守课堂纪律。 3.规则意识: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
||||
活动准备 |
课件、上课铃响后学生们进教室的视频。
|
||||
活动设计 |
设计构想 |
||||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1)上课铃声响了,教室外活动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教室里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声后是怎么做的? 2.小结:铃声就是命令,听到上课铃声应该这样做: (1)停止一切活动。 (2)安静、迅速、按顺序进教室。 (3)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大家安静、迅速地走进教室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这样既不耽误上课时间,又能使大家踏时地上好一节课。而且,课前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东西,上课用起来方便、节省时间,不耽误听课或做作业。 过渡语:在座位上坐好后,我们该怎样上课呢
出示图二。 1.小组交流: (1)上课时,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窗外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看,这是为什么呢? (2)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搞小动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3)观察老师的表情怎样?你们猜此时老师是怎么想的? 2.小结: 上课玩东西,做小动作,会分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既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当自己想玩时,一定要管住自己,不玩,不做小动作,时间长了,就能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 过渡语:课上除了要专心听讲外,还应该怎样做呢? 出示图三。 1.讨论: (1)为什么想发言时要先举手? (2)如果自己举手老师没让发言,让其他同学发言时,应该怎么做? 2.小结: 想发言时要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再发言,如果老师让其他同学发言就认真听。随便说话,发言乱抢,谁也听不清,会影响自己和同学学习,影响老师讲课。同学们都举手发言,有秩序地讨论问题,大家才能学习好。 过渡语:现在咱们知道应该怎样上课了,下面老师想请你们当小老师,来看看下面这些同学做得怎么样,怎样帮助他们? |
一年级的学生才入学不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由课件导入场景,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回答问题又能积极主动。
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整教学难点,做到和下面一个环节衔接。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在学生看课件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上课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我这样设计是想让学生明白 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能安静地学习。有人不守纪律,就会影响学习,大家都不高兴,因此,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利用问题让学生明白上课时要学会按老师的要求回答问题,不随便发言,通过这个环节让孩子们心中有了明确的概念,上课发言应当怎样做。 |
||||
活动效果 |
|||||
课堂反思 |
通过这节《上课了》,学生们清楚了自己上课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这是很有必要的,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会告诉学生,上课认真,但孩子们却不知道什么叫做认真,怎样做才是认真,所以在课堂上会出现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等等的行为,这节课。就是教会孩子们在上课的时间内怎样做到认真听讲,怎样安老师的要求回答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所有学生都知道要举手回答问题,但却不知道要举手并经过老师同意起立回答问题。这就造成了班里的孩子一边举着手一边就说出了答案,不仅影响教学秩序,而且对课堂纪律和其他同学造成了影响。在这节课上过之后,上课举手的情况明显好转,因为孩子们心中有了明确的概念应当怎样做。
|
||||
板书设计 |
上课守纪律 |
||||
本课小结 |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事例明白了学了这节课,学生们明白了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才能回答问题,不能在座位上随意回答,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