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猫头
猫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92
  • 关注人气: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暴疯语》:看看刘青云給黄晓明打酱油

(2015-04-05 21:03:49)
标签:

娱乐

分类: 影评

http://img31.mtime.cn/mg/2015/04/05/210304.35536543.jpg


托广电的福,内地上映的片子里不能出现代表虚无的“鬼怪”,催生了大堆的心理惊悚悬疑片。弄出许多幌子,到最後把责任归咎于人为动机。所以表面上还有“鬼”的东西,都烂掉了,专攻心理惊悚的,反而还有了成功的可能。

 

看完《暴疯语》,霎那间很难定义其质量问题。不能说好,的确没什么亮点。但也不能说坏,除了一 惊一乍的鲍起静,也没有太值得嫌弃的地方。同样是惊悚心理片,这片子比不过去年的《催眠大师》,名字和宣传都搞得极具阵仗,说是“脑洞大开”,实际上比起 诺兰或是《催眠大师》的脑洞,显然都不够格。在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之后,片尾还表达了对“精神病患者”的关怀,然而精神病患者并非传统意义上主流关心的 弱势群体,衔接显然亦多此一举。直观就是,电影开头非常好,通过代入范国生(刘青云饰)的故事展开另一位主角周明杰(黄晓明饰),新意而精到。但后面却是 走向了平庸,方中信的角色非常多余,他与鲍起静一样,承担的任务就是凸显范国生、周明杰两位角色的心理变迁,尚有作用,而对叶璇的期待,与片中其出场一 样,完全是昙花一现了。

 

但华语电影中这类片子的确是很少,加上刘青云演技精湛,黄晓明帅气依旧,剧情尚有气场可以支 撑。想象下倘若换了新人来出演,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故事是个简单的故事,乍看刘青云的主角,细看才知主角是黄晓明,如果不是电影看得多,熟悉关系铺垫, 这种新意转换多半让人不适。范国生是一位杀妻犯,在後来的精神鉴定中被认为其精神存在分裂,故而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免于被起诉判刑。周明杰是范国生主治医 生,自负地认为自己已经治好了他,同意放他出院回归社会。前部分一直围绕范国生叙事,直到他再次“杀人”(误杀),周明杰(在心理层面)正式登场,因为自 负自傲和害怕,选择了帮范国生掩盖罪恶,最後却落入了自己的心理梦魇。

 

在周明杰杀害死范国生误伤的吸毒者时,周明杰的正常人格与“心理梦魇”对抗就开始了。在密室一 段的监控中,刘青云的角色实际上并不存在,一直是周明杰自己和自己的较量,导演和编剧給观众幻化的是“范国生”。当然一如既往之作,导演在最後用了大段 “真相”镜头来解读谜团,观众也“恍然大悟”。但这其中并没有“隐喻”。最後解答的手法是导演给的,而不是观众代入后可以察觉出来的。唯一的隐喻只有一 处,就是周明杰幻象看到曾经的自己和母亲,他在正常状态下看到了自己的执拗。因为伤害,固有的遗传病,所以才刻意伪装成正常。实际上编剧想说的是,不要 怕,要正视。在最後,周明杰“杀死了”自己的潜在负面人格,“负面人格”一直在让他放开(掩灭),最後他給了自己一刀。

 

在周明杰进入精神病院後与范国生会面,周再次抖出了一个谜底,原来真正杀害吸毒者的是他。但不 知为何,周没有对警察或是其他人说出口。范国生反而表现正常,觉得横竖人生没意思了,乖乖进监狱吧。方中信应成为院长,在像医生看病人一样看着周时,周未 来的命运如何,到底是没有给出交待。其实本片还可以给出另一个谜底,那就是方中信。片子里对他没有过度刻画,但在周明杰的每一步异常行动中,方都参与了其 中:警察找周谈话、周在与方吃饭时暴怒,周回医院取药时被方发现……不可能否认,方的种种手段,不是没有目的的。往深了想,也许方一早知道周有问题了,再一步步策划到上位。但就片子的长度和内容,这一点明显是过度解读。

 

李光耀在《暴疯语》之前,只拍过一部低成本惊悚片《恶男事件》,这个作品算是大银幕的首秀。除 了角色设置不够缜密,包袱抖得不够多,宏观化的对抗到自我剖断过度不够自然外,都还值得肯定。我是在院线电影基本都看过之后没得看了才选择这部的,怎么说 呢,虽然不够好,但还是可以有,让电影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