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生问题,班主任需要做好的七道选择题

标签:
教师积分考评表教师绩效方案李秋红天弘数字化考核研究院校长教师之家 |
分类: 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 |

在日常教育中,班主任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师生、生生交往中的人际问题和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违纪等。积极面对学生问题,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一项必备能力。班主任如果无法及时正确地处理好学生问题,不仅会影响到班级、学校和班主任个人的声誉,更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班主任的立场,即班主任以什么身份、从什么角度、采用什么方法去处理学生问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01
尽管陈老师帮助豪豪同学训练了两周,但效果还是不明显。广播操比赛马上要举行了,如果让豪豪同学参加比赛,班级肯定获不了奖。怎么办?陈老师突然想到了学校的一项规定:如果广播操比赛时,学生生病,而且有医院的证明,可以不参加比赛。
结果广播操比赛那天,豪豪同学真的“被生病了”,陈老师的班级也如愿获得了广播操比赛一等奖。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经常会面临各种抉择,这恰是班主任教育观的体现。陈老师在广播操比赛中,就面临“政绩观”的考验:班级的名次和班主任个人荣誉至上,还是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陈老师最终的选择,表面上看起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班级,但是否为了集体就可以放弃某个孩子?陈老师是否考虑到豪豪同学也有感情,也有自尊,更有想融入班级集体活动的期望呢?陈老师能否为了孩子放弃某些荣誉呢?能否引导全体同学形成积极、正面的班级荣誉观呢?能否利用比赛的契机,激发学生关心和帮助个别落后的同学,对他们在动作技能和班级融入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打造互帮互助的班风呢?在班集体建设中,有些班主任关注的是“领导是否满意”,有些班主任在乎的是“学校的评价标准”。有些班主任没有去想“我应该怎样促进学生的发展”。于是,有些班主任就把学生作为班集体建设的“道具”,让学生帮助自己完成任务,获得荣誉。有些班主任眼里没有学生,处理各种问题也不会想到学生。这样的班集体,即使获得再多荣誉,即使再“成功”,也是失败的,班集体建设需要所有学生回归。
02
03
田老师大声说:“那我请学生处刘老师来拿了!”小强依旧不松手。田老师最后警告说:“再不拿出来,我现在就打电话给你爸爸,叫他来拿!”小强仍默不作声。田老师一气之下,边说“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边推开了小强,随后当众撕毁了那本书,同时狠狠批评了小强,并警告小强“以后不要把我的话当放屁”。在自修课上看漫画书,如果确实违反了纪律,班主任有权利制止、批评这种行为。但是田老师在碰到拒不配合的小强,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时,慢慢地被小强激怒了,当情绪上来时,其言语(胆子、放屁)和行为(推开小强和撕毁书)有违师德。田老师应该反思的是,当初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是没收这本书还是终止小强看漫画书的行为?答案自然是后者。那么,当小强把漫画书塞进抽屉时,班主任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就可以让小强先继续自己的学习,课后可以再去关注漫画书的内容以便跟进,再去教育小强要遵守课堂常规,等等。当小强拒不交出书时,班主任为了一个学生的行为影响全班同学是否合适?是在课中解决呢还是课后解决?是单独与小强交流呢还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交流?当班主任自己无法解决问题时,动不动就把学生处的老师以及家长搬出来是否合理?家校沟通和合作的最佳时机是什么?当班主任有情绪时,是马上调节情绪还是发泄情绪?
04
班会课上,同学们寻找差距,分析原因,最后纷纷把矛头指向了班级的几个后进生,指责他们经常在“文明班级”评选中被扣分,拖了班级的后腿,但几个后进生并不服气,顿时,班会课的气氛非常紧张,大家都在相互指责和埋怨,班会课变成了“批斗会”“指责会”。班会课需要班主任适时进行价值观的指导和引领,当很多同学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时,需要班主任及时进行引导,而引导最好的方法就是榜样示范。学校开展“文明班级”评选活动,自己所带的班近一年都没被评上过一次,这绝不仅仅是几个后进生造成的,肯定跟整个班级都有关系。班主任是否应该反省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有没有及时发现问题,有没有及时进行整顿,等等。在寻找差距、分析原因时,同学间的相互指责和埋怨说明了班级的舆论氛围存在问题,也反映出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营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班级风气和良好的班级舆论氛围。即使问题主要是出在几个后进生身上,全班同学有没有及时关心、帮助过这几位同学?在处理这起事件时,班主任应马上进行自我批评,把没有评上“文明班级”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并进行检讨。这既是自我批评、自我反思,同时也给学生一个榜样和启示,即如果班级存在问题,每个人应先进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反思自己有没有及时关心和帮助班里的同学,反思自己在班集体建设中的责任,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效仿,才会从自身出发去寻找原因,而不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05
王老师又介绍她去玩具厂,不幸的是,她又被老板辞退了,原因是做玩具手脚太慢,产品质量也过不了关。后来,王老师又介绍她去环卫局,结果又因为马路打扫不干净被退回。
王老师先后帮她找了多家单位,但无一例外,都半途而废。女孩向王老师哭诉,觉得自己没有一点前途。但王老师并不气馁,不停安慰鼓励女孩,最后帮助女孩成功地在一家残障人用品店完成了实习任务。毕业后,女孩又被这家残障人用品店聘用,后来成为店长,现在女孩已经在多个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当女孩连连失败,觉得自己前途渺茫的时候,班主任是不是也放弃了呢?这时女孩最怕听到班主任的一句话是“我已经尽力了,我对你已经没办法了,我已经放弃你了”,这句话对学生来说是致命的。我们始终要对学生充满信心,我们要相信“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能适合种豆子;豆子也不好种的话,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种子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当女孩在医院做导医员受挫时,我们应该安慰她:“满肚子的东西,有人倒得出来,有人倒不出来,没有必要为这个伤心,也许有更适合你的事情等着你去做呢。”当女孩在玩具厂和环卫局受挫时,我们还要安慰她:“手脚总是有快有慢的,别人已经干了好几年了,而你一直在学校读书,怎么能跟熟练工比呢?”同时,我们还要继续为女孩寻找适合她实习的单位,直到她成功为止。“班主任要用一百种方法来教一个孩子”。班主任对学生那份恒久而不绝的信念和爱,就像一粒坚韧的种子,总会出现执着生长的奇迹。
06
小涵既爱妈妈又爱爸爸,她不希望家庭破裂更无法去面对抉择。现在她非常害怕他们会继续吵下去,于是趁她父母还在大吵的时候悄然离家出走了,然后在大街上打电话向班主任哭诉,并说自己再也不愿意回家去了。面对这种情景,班主任该如何处理并帮助小涵呢?深夜接到小涵在大街上打来的电话,班主任首先要确保小涵的安全,要引导她到安全的地方去,如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或24小时值班的保安室或银行自动取款室里,这是班主任最起码要有的安全意识。在找到小涵后,有些班主任出于对小涵的关心,会主动提出让小涵当晚住到自己家里;或当小涵提出想住到班主任家里去时,有些班主任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她。此时,班主任应该反省的是,这样的做法是否超出了班主任的责任权限,我们千万别忘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他们才有权决定孩子的去处。所以不管是班主任主动提出还是小涵提出,我们都要告诉小涵,父母是她的第一监护人,小涵借宿班主任家里必须要先得到父母的同意。当小涵稳定情绪后,请求班主任去劝说父母不要离婚时,有些班主任又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小涵,还美其名曰“这是积德的事”“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劝和不劝离”。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劝说父母不要离婚是否是班主任分内的职责?班主任是否有权介入家庭的纠纷中?班主任不能把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推到家长身上去,如叫家长批改作业,叫家长教孩子学拼音,叫家长给孩子听写,一点点小事就把家长叫到学校里来,等等,但也不能把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来。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权限,不能超越自己的权限。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