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四种兰花形茶叶
(2013-06-05 11:48:27)
标签:
得道信阳毛尖茶叶绿茶健康 |
安徽黄山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被誉为中国的“尖茶之冠”。该茶色、香、味、形独具一格,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的特色。每朵茶都是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俗称“两刀一枪”,素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太平猴魁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泡茶时即使放茶过量,也不苦不涩。太平猴魁始创于1900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传说“猴魁”原本是野生茶,产于黄山东北山麓,六百里的山高耸云天,后来飞鸟衔来茶籽撒播在石缝之中,于是逐渐繁衍生长成林。可是四壁陡峭无人能上,山民就驯养猴子上峰顶采回茶叶,并经手工精制成猴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太平猴魁荣获一等金奖。
安徽舒城兰花
安徽省舒城、桐城、庐江、岳西一带盛产兰花茶。兰花茶的生产源于何时,尚未查到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据有关史料的推测和当地的传说,早在清代以前,当地就有兰花茶生产。清光绪年间,舒城晓天和山七里河为兰花茶主要产区,年产茶叶千余引(每引折合旧秤一百二十斤)。
据《桐城风物记》有“龙眠山孙氏椒园茶”记载,孙氏即孙鲁山,明朝人,相传他家的椒园中种有茶树,制出的茶“碧绿清汤,形似兰花,开汤后有雾象一柱香火升腾,并有兰花馨香”。被封为“贡品”,这就是后来的桐城小花。
兰花茶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说,芽叶相连于枝上,形状好像一枝兰草花,二是说,采制时正值山中兰花盛开,茶叶吸附兰花香,故而得名。
安徽岳西翠兰
取名“岳西翠兰”,其主要原因是这种茶叶,色泽翠绿、形似兰花,产在岳西。其他缘由还有,一是翠兰茶是在岳西县东北部姚河、头陀河一带生产的历史名茶“小兰花”的传统工艺基础上研制开发而成的,“翠绿鲜活”的品质特征突出,因此得名。二是岳西县属大别山腹地,生态环境好,兰草花漫山遍野,引人注目。明崇宗九年(1636年)张献忠率部攻占岳西后,将这里命为“兰花县”。由于兰花多,这里的茶叶自然就浸润了兰花的芳香。1984年,岳西县创制的新茶在安庆地区名茶评比中崭露头角,名列第一。1985年有人提议,将这种“色翠兰香”的茶叶,叫“岳西翠兰”,得到了广泛认可。三是相传明末清初,在岳西姚河乡境内,有一个叫兰花的姑娘,美丽娴淑、心灵手巧,所炒的茶叶质量特优。一年,有位徽州茶商慕名携巨资来到晓天,高价专购兰花炒制的茶叶。由于家贫,懂事的兰花姑娘,为了给家多挣钱,就不分昼夜,拼命采呀、炒呀,结果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当地人为了纪念兰花姑娘,就将她炒制的茶叶叫“兰花茶”。也就是今天的岳西翠兰的前身。
浙江江山绿牡丹
江山绿牡丹,原名“仙霞化龙”,是绿茶中的又一名茶。江山绿牡丹产于浙江省江山市境内仙霞岭山麓的裴家地、龙井等地。仙霞山绵亘于浙闽边界上,仙霞岭主峰独龙岗在县城以南百余里,这里海拔高达1503米,方圆百里,远山近岭,层峦叠翠,高山深谷,接岫连峰,云山交融,林木茂盛,溪水环绕,浓雾弥漫,慢射光朵,年均气温在17摄士度左右,无霜期为256天左右,常年平均降水量在1600毫米左右。这里不仅气候温和,土壤也十分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自古即为产茶的胜地。
江山绿牡丹的芽叶萌发早,芽肥叶厚,持嫩性强,因此当地茶农有旱采嫩叶的习惯,一般于清明前几天或谷雨前采摘一芽一二叶初展的嫩芽。
历史:古称“仙霞茶”,早年就名扬天下,北宋苏东坡有诗誉“色香味”三绝,称其“奇茗极精”;明朝正德皇帝命其为“绿茗”,为皇帝亲沾御茶;现为中国名茶。
来源:得道信阳毛尖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