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认识了1000以内数以及掌握了1000以内简单加减口算的基础上安排的。
今天这一课时主要学习三位数的退位减。教材通过不同时间的“电表数”来计算不同月份的用电量。考虑教材所选用情景和孩子们的生活相距较远,可能无法理解电表计电的原理,所以我就先试探性的问了学生两个问题:
1、
电表的用电数是如何出现的?
2、
为什么不同时期电表上的显示的用电数会不同。
让学生理解电表数是家庭从开始用电时算起,每用一千瓦时电就会在电表上显示一千瓦时,并且用电量是累计的。
要解决不同月份的用电量,也必须要让学生明白:
从五月一日到六月一日是经历的哪个月
六月一日到七月一日经历的是哪个月
七月一日到八月一日经历的是那个月
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所有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但是还有个别的学生不理解,我考虑到学生应该还是对情境没有理解透,这时我就把“电表”这一情境改成了“存钱”:
五月一日已经存了50元,到了六月一日,存钱罐里一共有183元,那六月份存了多少钱呢?
“当然是从六月一日的存钱罐里减去五月一日之前的那50元!”学生说。
这俩原理其实是一样的~~~哦,那几个孩子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最后总结笔算三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法则:
1、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2、
个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
3、
重点和难点:个位不够减,被减数的十位又是0,该怎么算?继续向百位借一。
这就涉及到了连续退位的过程。
三位数的进退位加减法是比较容易失分的部分,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不明白算理,而是计算的过程没有用心,不是忘了点退位点,就是忘了加进位一,所以做一单元练习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细心。不要忘了在练习本上打草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