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肥营销:套餐不是套着卖!

标签:
农业农资农资培训培训学院动态 |

做套餐到底是谁的事?是企业,还是流通商的事?大家到底是在做套餐呢,还是只是在套着卖?
在讲特肥套餐之前,我们先聊聊特肥的产品力。以前总是强调,特肥的产品力在于客户和用户的价值,但在真正的终端营销中,特肥产品究竟在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特肥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特肥在终端的营销模式
从营销角度来看,实际上特肥在终端的营销出人意料,这从以下四点可以看出:
第一点,有品牌的产品会好卖,但不等于可以专卖。现在好多进口肥料,都是用着知名品牌的旗号进驻市场,但它们是专卖产品吗?虽然它们有效果,但是在终端流通中产生的利润相对较低,经常要用1+1的产品组合来搭配售卖。所以说,品牌等于好卖,但不等于专卖。

第二点,有利润的产品经销商会主推,但不代表能推得动。经销商都喜欢高毛利、有效果的产品,因此我们要把企业的营销模式、营销方法,或者是服务职能,去赋能到流通渠道上,让经销商既能主推、还能推得动我们的产品,而这与我们企业内部的服务团队的营销考核挂钩。
第三点,有价值的产品农户会购买,但不代表他们会常买。用户的忠诚度,会因为短时间高频次的使用,如一次两次的追肥,一遍两遍的叶面肥,或者竞争对手的小优惠而降低,进而打断了他对我们产品的持续购买。
最后一点,好的服务可以带来用户的复购,但不一定能带来更多人的扩购。例如:你服务了一个西瓜种植区的大户,那他有没有把你的产品好用这个事实告诉别人呢?我们服务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产品好,而不是服务单个人让他持续地复购。购买者实际上是一个体验的证明,特肥营销要把这个证明传播给更多人,让其他人也来购买。
在实际的销售一线里,我们需要用多种的营销手段和服务模式,去冲抵市场中对销售的不利因素,让好产品有人卖、有人用、更有人帮我们传播。知名度和购买力,是影响产品力的两个核心因素。
特肥在终端的功能使命
关于特肥的产品力,有个天大的问题,即没有一个特肥产品的功能在终端不可替代。比如说生根、保花保果、转色,有哪个产品是唯一的?在终端,是有N种组合方式可以实现这些效果的。总结来说,就是特肥的不同品类或者价格梯度,完成了不同的功能使命。

第一个,价值产品。有品牌的,有效果的产品,还有一些良莠不齐的,或者是相对管用的土方,实际都承担着价值产品的角色。什么叫价值产品?有利润、有效果,品牌产品当然能达到;还有一种,在云南的葡萄的保花膨果上,一小片没有标签的肥料,反而得了农民的认可。我们不从产品的法律法规的角度讲,就讲这个“方”,实际上也在为农民提供着价值。虽然土方产品相对普通,但它们在合格产品的基础上,用技术提供了用户需要的价值。
第二个,利润产品。有利润,还有销量,关乎到企业的未来。
第三个,营销产品。特肥行业里面,一些中小企业的或者是不入流的企业的东西为什么也能卖好,因为他们的产品角色是给品牌产品做配角的。品牌产品做效果,配角做利润,这就关系到所谓的套餐。
你在做套餐,还是在套着卖?
燕老师对套餐的认知是:大套餐,小方案。解释之前,先提出几个问题:做套餐到底是谁的事?是企业,还是流通商的事?大家到底是在做套餐呢,还是只是在套着卖?
第一个问题,谁在做套餐?解决陕西猕猴桃的黄化,是把我们的产品与别人的水溶肥做套餐。套餐不是企业做的事,企业说我有底肥、水溶肥、叶面肥等很多产品,但从经销商的角度来说,他不可能去推你的全系列产品;到零售端也一样,他们也不会去卖你的全部产品。所以做套餐,更多的是零售商和一些种植主体、合作社他们的事。

第二个问题,是套餐还是套着卖?大家看右图,这是云南少数民族的菜,里面的每一个菜都放在盘里,就是一桌宴席;都放在一起,就只是一盘菜。套餐的目的,是把更多企业优秀的产品做一个集合,来解决农民的诸多问题。如果一个企业做套餐经营,那只是无所谓地在套着卖。
一个企业,特别是特肥企业,仅仅在自己的品类范围之内做套餐,十有八九会失败。两年无数的例子告诉大家,你去跟农民谈葡萄、去谈蔬菜、去谈马铃薯的全程套餐,真正成功的百分之一也没有。为什么?
第一,企业品类和技术的有限,不能解决种植上的所有问题;
第二,企业的品类也不能解决从种到收的全部问题;
第三,企业的所有品类,也不可能一次性成为经销商经销的品类。
套餐的主体是基层。企业如果走入套着卖的营销模式,那只是一种变相增加销量的方法,无益于增加终端服务的价值。
用拳头产品切入市场
你要找到自己的最核心产品,然后用你的产品与他已有产品形成套餐,去关注他的业务模式,去推动他业务模式的改良和改善,这是成交的第一步。那些拿着产品手册去给经销商讲解的业务员,是做不了特肥的。什么含量,什么价格,是氮磷钾等大肥给用户展示的价格表,而不是特肥的产品手册。
做特肥,要用拳头产品切开市场的第一个口子,后续再用相对的产品补充。目的是完善代理商和流通商的产品序列,让他的业务更加有迭代和前进的可能。这就特肥成交的第一步,特肥产品的成交,是以单品为王,是以拳头产品为王。农资培训找春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