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的亚瑟》教学案例
(2015-07-08 10:52:58)
标签:
育儿 |
分类: 书香实验反思(实验中的感悟) |
柳州市文惠小学
案例背景:
“生气”这个词对孩子一点都不陌生,刚刚接手这个新班级时,他们不会听老师说话,排队吵吵闹闹,下课在教室和走廊上追逐打闹,这些惹我不满意,我愤怒的表情,提高的嗓门,孩子们会瞬间就安静下来,他他们知道那就是生气吧。自此以后,这种行为直接影响到小班干身上,课前准备时、午读时、集队时,她们随时会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模样。偶然在书店看到《生气的亚瑟》时,封面上亚瑟的表情一下就吸引了我,毫不犹豫的买下,带回了家,回家的路上我反复读了几遍,这本书以令人叹为观止的罕见手法,为读者描绘难以捉摸和言喻的、有时又无法控制的情绪——“生气”,也深刻地说明这种普遍的情绪经验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案例过程:
1.引入:小朋友,如果爸爸妈妈帮我们买了新玩具,你会怎样?可是如果爸爸妈妈忘了给买玩具了,或者我们想看动画片他们不让,那又会怎么样呢?
2.教师请幼儿自由阅读《生气的亚瑟》。 PPT自由播放。
3.第二次看PPT,深入阅读P1:他这样做对吗?不对,哪里不对了?
P2:如果你是亚瑟,你想看你喜欢看的电视,可是妈妈不允许,你会有什么反应?为什么?
那如果你是爸爸妈妈,当你遇到生气的孩子时,你会怎么做?
P3:这张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P4:猜猜妈妈会是什么反应?
P5: 亚瑟生气停止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P6: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P10_13:亚瑟为什么要用宇宙震把家和卧室都震成碎片?最后亚瑟生气停止了吗?
P14: 亚瑟坐在火星的碎片上想,他想了又想。
P15: 他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生气?”他想不起来了。你呢?
4.教师提问:
( 1 )亚瑟为什么生气呀?
( 2 )想想亚瑟生气的其他原因是什么?你想对亚瑟说什么?
( 3 )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有过不高兴,或生气的事吗?我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吗?
你觉得生气好不好?
以后,当你想生气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5.教师小结
6.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放轻音乐《森林沉睡精灵》
请小朋友换个最舒适的姿势坐好,享受一下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妙感觉。
7.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在你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是让你们高兴开心的事情呢?
案例反思:
以前也读过很多情绪类主题的童书,但还没读过让小孩足足发了贯穿全书的脾气,好像全世界的焦点全集中在小孩儿和他自己的气上。这种切入的角度突显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也显示创作者非常理解和同情小孩儿在生气时的观点和感受。
我们看见亚瑟的怒气中,其实掺杂着许多别的情绪:寂寞、害怕、伤心、失落、彷徨……就像现实中的小孩儿,被包围在复杂的情绪中,常常自己也无法说清楚。横眉竖目的外表下,原来有看不见的脆弱和受伤。
第一遍给孩子们读的时候,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力,我特意模仿书中亚瑟的表情,呲牙咧嘴的用近乎“疯狂”的声音念:“亚瑟非常……非常……非常生气!”本来以为孩子们能通过我的朗读更深刻的理解生气的含义,却不想,有个别胆小的孩子连画面也不看了,慌忙中趴在桌子上,嘴里还嘟哝着:“不听了,不听了,太吓人了!”我吃了一惊:孩子不适合这样的方式,我极端的模仿吓坏了他!
第二天,我在午读时再次打开这本书,孩子们静静地坐着,我用很平和的语气念起来,他们聚精会神地盯着画面,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我的讲述只是一个衬托作用,书中的图画已无声的告诉他们,生气是可怕的,但是怒火一直隐藏在心里不爆发出来更可怕,处理不好往往受伤害的还是自己。
最后爱生气的篇篇用这些话总结了自己的《亚瑟的生气》读后感:“好吓人,生气可以把家给拆了,还能把楼房给弄坏了,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不见了,就只有他一个人了……”沉思后,篇篇又说:“以后我不这样生气了,我小小地生气,就说几句话算了!”
好书真的要反复读,巧妙的引导更是锦上添花。温柔的讲述,巧妙地与画面形成对比,让孩子在冷静、祥和的语言氛围中认识情绪,从而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合理,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