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花飞舞的希望——昆明工务机械段黄龙山焊轨基地建设侧记
(2013-03-12 09:26:35)分类: 现场直击 |
我们的队伍像太阳
“我们焊轨车间有好多年没进新人了,最年轻的都有35岁了,这下你们这些年轻人来了,车间就热闹了,我们这些老职工和你们在一起,都觉得年轻了!”这是2010年8月份,我们这一批大专生全被分配到黄龙山焊轨车间时,邹艳春师傅对我说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如今咱车间年轻人可占车间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喽,这可得感谢上级领导的重视,现在正是你们年轻人崭露头角的时候,大家可要利用机会好好学习,以后你们就是咱们焊轨基地的中流砥柱啊。”这是2012年11月车间新入路四名大学生和转调过来的五名年轻职工时,车间书记李坤在点名分工时强调的。“以前总觉得上班时间难熬,干活积极性也不高,这些年轻人来了之后,现在总觉得他们干得多,把着设备不让我们干,现在我都要跟他们抢着干活了。”“是啊,以前总觉得年纪大了,就要退休了,混混日子算了,他们年轻人来了之后,忽然觉得自己又找到年轻时的感觉了,咱们的队伍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像初升的太阳了。”午休时邹艳春和丁长水两位师傅在食堂边吃饭边这样聊着。
我们都有一个家
“我们在黄龙山的青工宿舍住,虽然离市区比较远,但是咱们车间就像个温暖的家,一点都不觉得孤独。”“是啊,看咱基地现在到处绿草茵茵,鸟语花香,焊轨休息园内还有小亭子,象棋、五子棋桌、健身器材,和段机关干部们植树节亲手种下的杨梅树,走在咱们基地里就好像逛公园一样。”2012年1月25日段领导班子在黄龙山焊轨车间组织吃年饭开饭前的谈心中,两名青工这样描述到。“我们就是要把焊轨车间打造成花园式基地,为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后你们年轻人谁要拍婚纱照,不用去外面影楼了,直接来咱焊轨基地拍就好了,不但风景好,还有纪念意义哦,多特别啊!”提起这些年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主管副段长李杨辉半开玩笑的说。“咱们的杨梅林,更是基地的一大亮点,等杨梅成熟的季节,让大家吃个够,你们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尽管大胆的提出来,只要是合理的,我们段领导班子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让大家觉得焊轨车间更像是一个避风的港湾,温暖的家”段长汤黎华当众表态。
一个接头,一千颗人头
“一个接头,一千颗人头”,这是黄龙山焊轨车间每名干部职工时刻铭记在心的一句话。随着现代化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大力推广,钢轨作为线路铺设的最根本元素,列车运行的基本支撑,显得尤为重要,而焊缝是整根长钢轨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焊缝质量更是重中之重。面对铁路严峻的安全形势,车间精细作业标准,精整设备,严把质量关。“作业标准要求焊接后的焊缝错牙不得超过0.3mm,哪怕错牙是0.4mm,只超了0.1mm也没办法,只能锯头重焊。”工长丁长水在每天的车间站队点名分工中,总会强调这一点。“我们铁路职工面临的安全压力很大,是不允许有半点差错的,宁可枉杀一千,不可错放一个,我们决不允许有`漏网之鱼'从我们手中溜走。”车间主任陈俊总会这样强调。
瞄准全路争一流,立足国门创最佳
还没有走进焊轨车间,“瞄准全路争一流,立足国门创最佳”的巨幅宣传牌就映入眼帘。2010年5月经路局精心改造过的黄龙山焊轨车间正式投入生产500米长钢轨,在全国总共有14个这样的焊接基地,这对昆明铁路局,昆明工务机械段以及焊轨车间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路局的大力支持下,车间形成了信息化自动化作业程序。对车间12个作业工序都配备电脑,每个工序都生成了该工序的检查数据和检查图片,每根钢轨从进入到第一个作业工序时就自动生成编码,以方便每个工序对每根钢轨作业质量的实时监控,这就使钢轨的作业质量,有据可溯,以后无论哪根钢轨出现了质量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各个工序及个人。“我们刚开始增设的一些工序,是以前从来没有的,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干,还好段上及时组织我们去成都焊轨基地参观学习,还聘请铁科院专家与呼和浩特焊轨段专家来我们车间指导授课,让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取长补短,用到自己工作中。”班长吴旭辉在跟2012年新入路大学生谈心时高兴的说。
后记:昆明工务机械段黄龙山焊轨车间,在路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在段领导班子的精心培育下,在车间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下,已经开始茁壮的成长。真是应了那句话“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笑”,看,所有为之付出过努力的人们,都在欣慰的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