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石的传说
昆明石记
宋元丰二年季秋临川王定国撰
物理有不可解者,兰一名宜男草,雄黄孕妇佩之生男,而事顾不尽验,亦姑存其说云尔。嘉祐二年秋,余客海陵许参军家,见几上供一石,高可盈尺,色黝然如苍虬昂首状,叩之音清越, 余未之奇也。询之参军,乃购自其太父永平公。相传汉元狩三年,凿昆明池,得二怪石。识者以为雌雄各一,而此雌,藏之当兆生男子,为世所得者,宝之逾拱璧。公年垂六十矣,购石期年,始举一子, 则参军之伯父也。嘻!亦奇矣,然余有说焉。凡物效灵于人,一视乎人之自为。
闻公作宁多惠政,平时扶困济阨,辄不惜倾囊,其有后,宜也,其即所以获报于神物之理也。夫物不自灵,凭人心以灵。公之豪情胜概,捐巨金,购片石,初不虞人之绐之,光明磊落,亦岂俗吏所能。忼爽如参军者, 盖大有祖风云。或曰:信如子言,彼世藏斯石,与夫暂借藏焉,而效皆不爽者,又将何如为之解乎。余曰:此特有感于公之为人,而为是说也。若夫天地之大,阴阳之变,何所不有?若以耳目所限而于理所难解者,遂谓世所必无,亦浅之乎测造物矣。且凡事莫不有数存乎其间,茫茫宇宙, 今尚不知谁得其雄。藐兹一卷,时显时晦,所补于人事之缺陷几何?矧信其说,而无力以购,或力能购而不之信,皆数也。世无东方先生,为之品题,一增声价,终沉沦焉己耳。为记以赠斯石,即以赠参军遇合之奇, 殆亦前定者乎?参军名璋,字辉廷,号紫澜,别号沧浪子。
咏昆明石
元陕西台中丞谥文忠济南希孟张养浩题
一片南云石,
传来值万金。
曾将滇水洗,
不共劫灰沉。
照夜珠堪比,
凿池思汉武,
遗迹到如今。
咏昆明石
明万历吏部郎中新城王象春题
岂有宜男草最能,
相看一笏更崚嶒。
空传到溉奇僵石,
不及昆明有异征。
昆明石铭
国朝吏部右侍郎北平孙承泽退谷
如虬斯潜,如猊斯蹲。
经千劫炼,为万物根。
莫名其宝,宜尔子孙。
昆明石歌为李树柏先生作
国朝新城令滇南刘大绅寄庵撰
昆明石一卷,崚嶒不盈尺。岂果灵瑞兆生男,胡为珍之逾荆壁? 伟哉汉武习楼船,多欲穷兵重开边。凿池得石石出世,令我摩娑忆当年。问石当年属阿谁,石不能言复谁知。无奈天上石麟精所散,好为人间送佳儿。古来爱石多奇士,只堪供作清玩耳。呼兄拜之来号颠,袖中东海坡仙是。颠耶仙耶石为友,亦曾见此石焉否?般阳李子雅好古,《博物志》与《金石谱》。宦囊惟载片石归,海岳罗胸气虹吐。四丈夫子俱峥嵘, 石乎於君为有情。物以无情方能寿,是何神物钟奇秀。我今对此发浩歌, 萧斋月照黄虬瘦。
昆明石歌
国朝邑廪贡生候选训导孙济泰星阶
石高尺余,色黝黑,有白丝二道横行作界尽,其形伛偻如老人磬折欲拜揖状。李公树柏宦游晋中得之。相传石宜子孙,族中无子者率供以求嗣,颇有验,故又名子孙石。后争讼,石入官损其一角,讼解归镜塘家。闻镜塘即祷石而生者也。性早慧殆,即三生石畔人乎!光绪丙申岁,余馆其家,镜塘出以相示。为作歌纪其事,以备邑中掌故。
劫灰飞尽昆明路,
织女云軿天上去。
只余片石在人间,
犹是当年支机处。
可怜代远无人知,
埋没荆榛有谁顾?
君家远祖宦晋中,
如假天缘一相逢。
相从官辙阅年岁,
后车载石归山东。
子孙宝惜历多世,
传家重与箕裘同。
异事久闻宜孙子,
家家香花竞祷祀。
不思厚德在早培,
反致争端从此启。
至宝每犯造物忌,
沧桑小劫此应是。
风波定后去珠回,
灵光又照君家来。
虽共石鲸一铲甲,
定占玉燕双投怀。
满籝不羡金富贵,
惟此珍重如琼瑰。
昨日多君出相示,
苍然犹带秦云翠。
倒影山下薇馆前,
摩揩老眼深诧异。
愿君顾念祖德深,
慎守家风勿失坠。
跋
昆明石为树柏公宦晋时所得,并以前名人题咏及图绘皆归树柏公手,后俱携之以归,又多博题咏,今归镜塘家,详录于后,以备邑中掌故。
凡先世所贻重物,各宜世保勿替。而昆明一石,有宜男之祥,自西汉以来,流传至今,历宋元明清四代名人,皆有题跋。后嗣子孙尤当球图重之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