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2020-05-10 17:56:23)
标签:

转载

      改革开放以来,高古玉造假成了疯狂之势,造假方法花样翻新,激光、高压釜、电脑玉石雕刻机层出不穷。老方法做旧,提油、叩锈、羊玉、狗玉早已落伍。市场上的高古玉真品率不足千分之一,甚至更低。
      诸多赝品仿到位的占极少数,但造假者利用老砣工、利用石皮、依照真品图样,其中高仿品可使初学者分不清真赝。但因为时代、工具、工艺传承,艺术观念的差异,尽管器型、纹饰、沁色都可仿制,还是仿得了形仿不了神韵,对比真品差得很多。
      二十种高古玉的真品特征,以及几种绺裂、沁色就无法仿制。下面用局部图,展示这二十个不可仿的高古玉特征:

      1、熔变·不可仿。是从玉内熔出蜡滴状物质,质硬不易除掉,因其根植于玉内。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2、次生结晶不可仿。在玉面或裂隙内的次生结晶体,质硬有光泽。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3、藻状沁不可仿。其沁相与水中藻类非常相似,放大看可见叶状放射分支和立体状。藻状沁在玉内,玉面无变化。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4、沁蚀孔不可仿。孔内有致密网状晶格,网状结构内有白化或有砂砾。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5、唐烂斑不可仿。唐以前的古玉才会出现。腐蚀起浮自然,斑驳圆润,有过渡和糖色填充。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6、橘皮纹不可仿。土咬后玉面形成小凹坑,如同橘皮状凹坑大小,分布不均匀无规律可循。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7、玻璃光不可仿。如玻璃般光泽,不同于玉的柔和光泽,也非强抛光形成的冷硬浮光。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8、冰裂纹不可仿。因玉质内部应力作用形成的,无规律的裂痕。视之可见,抚之无痕。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9、粘糕状不可仿。古玉年代久远熟化,糯度显现,看上去如同粘糕般。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10、果冻状不可仿。玉质熟化,在透度增强和光的散射下,看上去如同“果冻”一般。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11、豆花饭糁不可仿。是玉质白化的初级阶段,玉质内部出现片状白化块,看上去就像浮在汤中的豆花。或未熟颗粒状饭糁。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12、地弯不可仿。玉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会弯曲变形。这种变形为不固定形态,非人力可为。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13、玉缩不可仿。玉在长期深埋下,局部因水分流失呈现萎缩的皱叠,与相邻玉面有过渡。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14、神韵不可仿。神韵是伪古玉无法达到的境界,再好的玉质,再高明的作伪也没有办法呈现出真品的神韵。行里有“望气”一说,这是对真品骨子里的熟知,看一眼就有了综合的判断。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15、牛毛纹不可仿。这是古玉的细小裂纹,而且同方向,细如牛毛。只有在沁色的状态下才可看出。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16、柴裂纹不可仿。是如木材裂痕般的裂,不同于火劫纹,也不同于玉材的原始裂纹。是古玉在地下每年只几微米一点点裂成。就会斜开片向一侧裂,向一侧沁:弯曲、分叉和沁色跟进。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17、工过裂不可仿。是指工痕与裂纹的交叉处无崩。如果后工是过不了裂隙的会崩缺。先工后裂就是真品。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18、五色沁不可仿。五色沁十分珍贵,特别是小件玉器,必须有多种色彩的物质,长期或先后附着玉面几千年形成。这种概率极低,所以珍稀。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19、透闪石析出不可仿。和田玉中的透闪石成分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析出在玉面呈现白色有光泽。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20、蚂蚁痕不可仿。蚂蚁痕是古玉自身热胀冷缩,形成细小如同瓷器的开片,也如蚂蚁的爬痕般裂隙,放大镜可观察十分罕见,人力不可为。
[转载]高古玉的二十个不可仿
         
              以上图片均为被褐馆藏品实物照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