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植物景观设计】河流消落带景观案例分析——浙江台州永宁公园景观设计

(2015-09-22 23:46:20)
标签:

转载

 永宁公园是一个以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为设计理念的滨江公园,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永宁江流域南岸消落带,北起永宁江大桥南抵世纪大道,沿河岸线长约1.5km,占地21.3ha。场地原计划建设裁弯取直和水泥护堤的河道渠化工程,但是由俞孔坚教授带领“土人设计”团队经过缜密的场地调研和勘察,将进行中的水利工程改造为兼具生态防洪和生态护堤功能的滨江公园,该公园与2002年3月开始设计,2004年5月建成并对外公共开放。

设计者倡导用最经济的途径,将以防洪为目的的硬化河堤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融合的游憩地。设计的核心思想是运用现代生态的设计理念,形成一个自然的、野趣的基底,它是粗旷的,因自然过程而存在,并提供自然服务;然后在基底上展现人文的“图”,而它则是精致的,蕴含精神意义的,因人的体验和接受自然的服务而存在。最终在原有水泥防洪堤的基础上,建成了将雨洪管理、乡土生物保护、居民日常休憩集一体的滨水城市公园(俞孔坚, 2005)。

该案例以“漂浮的花园——浙江黄岩永宁江生态防洪工程”为名获得2006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设计荣誉奖(Design Honor Award),她集约化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通过经济节约的途径创造健康优美的人居环境,获得评奖委员会高度赞许。该项目还获得2005年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以及2007第21届世界滨水杰出设计“最高荣誉奖”(Excellence on theWaterfront Top Honor Award),共计三项殊荣。

http://s14/mw690/005Lwvu4gy6VuR6gMTX8d&690

图1 永宁公园总平面(源自:http://www.turenscape.com/project/project.php?id=323)

(1)“与洪水为友”理念下的生态友好型驳岸

生态驳岸及永宁公园内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长达1.5km的永宁江河岸恢复了自然的形态,重建并修复了沿岸湿地生态系统,与传统水泥混凝土防洪护堤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生态护堤这一新型防洪理念的推广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并起到示范作用。基于“与洪水为友”,将洪水作为资源利用的理念,首先分析该流域的洪水过程,得出可防御洪水强度的景观安全格局,改造已经硬化的水泥防洪堤基础,建立流域湿地系统。通过分析永宁公园主要用3种方式对防洪堤进行改造:

1、江防洪堤垂直护坡一侧改为种植池,另一侧铺设木质亲水平台,形成近水观景;(如图2所示)

2、在防洪堤垂直护坡一侧堆土,营造自然坡地入水,并种植水生植物,在堤脚铺设卵石,形成自然卵石漫滩亲水界面;(如图3所示)

3、未经渠化的江堤区段,恢复全部土坡,后退防洪堤顶路面,采用缓坡入水式驳岸,自然式种植,形成模拟自然的湿地生境,以达到恢复河流生态的效果。(如图4所示)

http://s14/mw690/005Lwvu4gy6VuR7ml7T5d&690

图2 亲水平台驳岸

http://s15/mw690/005Lwvu4gy6VuR86iBw0e&690

图3卵石漫滩驳岸

http://s15/mw690/005Lwvu4gy6VuRa9nuC7e&690
图4 缓坡入水式驳岸

在整个自然入水驳岸区段内,沿水岸交界区域成排种植五节芒草丛,作为防风浪的屏障,在汛期不仅减弱洪水的冲击力,减少洪水对驳岸及景观的破坏,还起到一定过滤作用,避免大量泥沙淤积河岸。芒草丛内设置一条穿梭的步道,让游人在非汛期可近距离观江景,感受湿地生境,感受不一样的景观体验。

(2)构建内河湿地生态体系

永宁公园的第二大特色是在防洪堤内侧营造了一条带状内河湿地,形成一个生态化的旱涝调节系统。它平行于永宁江,水平标高高于永宁江水位,有公园东侧的西江闸控制内河水位。旱季水闸开启,引入清澈的江水,营造优美的内河景观;雨季则关闭水闸,收集自然降水。当汛期来临,永宁江水位超过一定水位,内河湿地又可成为滞洪区。

内河湿地的形成创造出一种可观可游的滨水景观。内河沿岸种植了大量乡土植物,营造丰富而优美的滨水景观,结合起伏的地形形成一种静谧的河谷空间。由于内河水位的人工可控性,永宁公园内设置了大量水上游乐设施,适宜安全的水深,满足游人探险猎奇,追求刺激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成为一种强体健身设施。相对于永宁江滨水界面,这种人工内河式亲水环境,从安全性和景观性两个角度都更加适宜游人游憩,特别是年幼使用者,既可以再缓坡大草坪上嬉戏,又可近距离观察湿地生境内的各种动植物。

http://s6/mw690/005Lwvu4gy6VuRbkwZfc5&690

图5 静谧的内河湿地景观

http://s4/mw690/005Lwvu4gy6VuRc5BDR33&690
图6 内河水上游乐设施

 

(3)乡土特色的植物材料

永宁公园内种植植物全部为乡土树种,由于所处滨水区域的特殊性,场地内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技艺受到洪水侵蚀的破坏。因此所种植物要求具有一定抗性,汛期过后必须花较短时间内自我恢复,选择大量乡土树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表1 永宁江由近及远种植类型分类

 

http://s5/mw690/005Lwvu4gy6VuRdofre44&690


http://s7/mw690/005Lwvu4gy6VuReIB8y86&690

图7 河漫滩湿地植物群落

http://s8/mw690/005Lwvu4gy6VuRfJ8J9f7&690

图8 河滨芒草种植带

http://s14/mw690/005Lwvu4gy6VuRh1tghcd&690图9 江堤枫香林

http://s7/mw690/005Lwvu4gy6VuRjBVr0d6&690图10 行道树-香樟

http://s10/mw690/005Lwvu4gy6VuRkFMDf99&690图11 行道树-木麻黄、蒲葵

http://s3/mw690/005Lwvu4gy6VuRniWWu52&690图12 内河湿地毛竹密林带

(4)“解构主义”风格景观小品系列

景观盒的设计乃永宁公园第三大特色。在整个公园布局中,以每个单独景观盒为“点”,一系列景观盒形成“线”,在整个基底“面”上成网格式布局,景观盒、植被、水系与场地基底叠加于一体形成一个有序的图底关系,这种肌理构成了“自然中的城市”之景象。

每一个景观盒都传达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精神,公园内的8个景观盒被赋予8个主题,分别是:山水间、石之客、稻之浮、橘之方、渔之网、道之羽、武之林和金之坊。每个景观盒犹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亭”,“亭”的形式不同,给予游人的感受和体验自然也不同。在这8个景观盒中,融入各种景观元素和不同的植物材料,并量运用框景、借景、观景、点景等造景手法,使各个角度所形成的景观都覆含深意。穿梭在自然景观-景观盒-自然景观之间,这种不断变化的景观环境促使游人产生不同的心境感受,创造出丰富的观景体验,同时可以引发游人对自然甚至人生的思考。

http://s6/mw690/005Lwvu4gy6VuRoDMIB35&690图13 景观盒-石之客

http://s4/mw690/005Lwvu4gy6VuRpNFnBc3&690图14 景观盒-橘之方

http://s3/mw690/005Lwvu4gy6VuRqQwbUc2&690图15 景观盒-渔之网

http://s1/mw690/005Lwvu4gy6VuRrVB0Q10&690图16 景观盒-武之林

永宁公园的生态意义之于景观意义具有更大的价值,这种生态护坡的理念在国内防洪工程中首屈一指。虽然公园的内河湿地雨洪调节系统对于永宁流域的洪水并不会产生关键性的作用后,但是这种生态防洪治洪的理念值得我们反思和推广。如果整个沿江形成连续的湿地系统,并延伸入城市内部,相信不仅可以解决河流的洪涝问题,也可以减缓城市的内涝灾害,从而形成一个区域性的生态旱涝调节系统。

当然,永宁公园内的景观盒也引发我们诸多思考。景观盒运用现代艺术造型,结合自然景观元素,形成一种可观、可游、可感的景观空间,小中见大赋含哲理引人深思。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 刘玉杰, 刘东云. 河流再生设计——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生态设计[J]. 中国园林, 2005,21(05): 1–7.

 

(作者:侯岑)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