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里的幸福年

(2015-02-12 17:03:45)
标签:

365

情感

分类: 柔声细语

http://s14/mw690/003zwn76zy6PVcpcw6c70&690


记忆里的幸福年

/悠然芸儿

 

 

大街小巷里火红的灯笼,烫金的春联,震耳的鞭炮,涌动的人潮,还有,老奶奶开花的皱纹,孩子蹦蹦跳跳的欢闹,无不时时刻刻提醒着我,来了,来了,年来了。

幼时,过年是我无以伦比的期待。

进入腊月,村里的大叔大婶们便忙开了,杀猪载鸡,腌肉挂鱼,买旧换新,洗衣晒被,而我们这群刚刚从学校里逃离出来的小鬼也丝毫不消停,犹如解了绳结的马儿,疯狂疾驰在村里的每个角落。

腊月二十三,才是小年,村里就已经有了浓浓的年味儿,扫灰,祭灶,酱肉,蒸包子,袅袅炊烟,香气蔓延数百里。忙碌一年的叔伯们不再下地干活,组成了舞龙戏狮队,婶婶们则组成了秧歌队,走家蹿户送吉祥讨赏钱。富贵的人家出手自然阔绰,十元二十元乐呵呵,贫寒的人家为图来年如意,也奉上五元八元以求心安,大家倒不拘泥,多少都无所谓,继续涌向下一家。我们一群孩子扯着虎头,跟着龙尾,敲锣打鼓,跳啊,闹啊,一直到正月十五。

每逢过年,村里的大院场里必然钉起几根滚圆高大的木头,扶上我们小孩儿最喜欢的大秋千,一个村大小孩子一百来个,大家排着队,轮流把秋千荡的耸入云端,那些惊吓欢快的尖叫声过了二十年,依然久久萦绕在我耳畔。

此外,那个年代的露天电影也让我难以忘怀。酒足饭饱,月朗星稀,大家三五成群嘻嘻哈哈的结伴去大院场看电影,我那时小,总被人挡着,闻其声不见其画,急得哇哇大哭,父亲便一下子把我甩上他肩膀,我坐在他肩上,瞅着画面里不认识的人,看不懂的故事,啃着甜蜜蜜的甘蔗,得意洋洋。可不是嘛,我的小伙伴们可没我这么好的待遇呢!

还有,就是我最喜欢的压岁钱。走亲访友,除了好吃好喝好玩,压岁钱是我最最期待的了。八十年代的农村还不富裕,十元二十元的压岁钱对于父辈们来讲也要筹备好几个月,家里孩子多的,更得咬紧牙挤出来,毕竟是过年,多少总得让孩子们开心一下。得到的压岁钱我从不舍得乱花,攒在一起来年交学费。

……

和二十年后的今朝相比,那时的日子是艰辛酸涩的,儿子就无法理解,穿新衣有什么了不起啊,我不是常常穿新衣嘛,荡秋千有什么好玩,体育场里到处是,露天电影,肯定没3D的刺激吧,二十块的压岁钱,也太少了……

是啊,生活在日新月异的好时代里,他无法体会我对那些淳朴幸福的缅怀,犹如我无法体会我的父母对他们儿时饿肚子挣工分吃大锅饭却快乐无比的回忆一样,不同的环境,我们心里的幸福感悟隔了万丈之遥。

父亲早已买好了鞭炮和春联,母亲也已煮好了腊肉和香肠,隔壁婶子做的年糕松软香甜,远方的游子已经登上归家的列车,年,一天一天朝我们走来了,村子,一天一天沸腾翻滚。

一切遥远而美好的回忆,渐渐清晰,渐渐靠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