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习和复习,缺一不可的学习伙伴

(2014-04-17 20:21:50)
标签:

365

课堂

育儿

分类: 顽淘母子


http://s11/mw690/003zwn76zy6Ibae8juGda&690
预习和复习,缺一不可的学习伙伴

 文/悠然芸儿

 

学期过半,功课的难度渐渐加大。

帆不像以前,能够轻松悠闲地在四十分钟内漂亮工整的完成作业,并将次日的课程全面细致的预习一遍,还能隔三差五的接受我的突袭检查。

近日,老师的讲程愈发快进,特别是语文。听说,已经落后其他班几个章节,故而老师有快马加鞭迎头赶上的趋势。原本三节课完成一篇课文的讲程缩减成了两节课,课文粗略的读几遍,生字简单写写,笔画也不再摆了,放学后一堆的大小册子,课堂习题,预习背诵。

课程渐深,进度飞速,教法肤浅,题海战术,帆完成作业需要的时间日日在增加,很多时候,他皱着眉头凝神思考。我甚至连抽查巩固的次数的也不敢太多。孩子实在太累了!

周末听写的时候,帆有几个生字挠头抓耳半天也想不出一点儿思绪,课文也背诵的不似从前流利熟练。我仔细推算了一下,这些大概都是一周前才学过的,囫囵吞枣的学过一遍。

问他,早读课的时候老师没让读课文,没让复习吗?

答曰,我们都是全班同学一起读当天要学的内容,有时候老师还在早读时给我们上课。

明白了,老师没提前计划安排好进度,如今是蜻蜓点水式的快速前进,甚至连预习和复习的时间都在占用。难为了这些六七岁的孩子,吸收能力再强,也招架不住老师如此敷衍了事啊。

用了整整一个中午,我陪着帆把学过的二十篇课文,古诗,生字,词语,全部仔细的读了又读,写了又写,直到他把所有的疑惑不解弄明白。

然后,他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好像心里悬着的石头安全落地了。说,这下可以无牵挂的玩儿了。

不知道班里别的孩子是否也因为老师讲得太快不懂装懂?也一样有很多不会写的字?不会读的词语?很多想问却不敢问或不知如何问的题目?

帆的语文老师在我心里一直是个严谨严肃严厉的好老师,但最近通过帆的功课,我看到了我们各自的弱点。追根到底,老师追求的毕竟是分数,名次,充足的时间空间里,她会充分准备,讲的细致全面,等着孩子们消化吸收。时间紧迫的时候,她就挑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快速带过,忽略了整体效应,忽略了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这样的教法导致了孩子们似懂非懂,不能完全融会贯通,不易理解吸纳。作为家长,老师此举实在不敢苟同。

老师的职责在于教,那么就应该倾囊相授,精细耐心,才无可厚非吧?

至于怎样学的通透入微,学的全面细致,学会举一反三,则是孩子们的事。

而家长的职责,就是诱导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删繁就简,化难为易,不让孩子为学习所累。

最重要的,预习。这是一个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通过预习,熟读课文,划分段落,拼写生字,可以言简意骇的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课文大意,既锻炼了孩子的汇总提炼能力,又可以紧跟老师课堂上快速度的讲程。并且在预习的过程中列出所有疑问,没有比带着问题听课更迫不及待更好奇认真的学习方法了吧。

其次才是,学习。有了预习,学习才能更轻松,流利的朗读,快速的书写,重点画出来,难点记下来。思维活跃,妙趣横生,与老师步调一致,学得轻松自如。

末了,复习巩固。学习是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学新知识的同时不忘旧知识,安排合理的时间复习,哪怕每天十分钟,读一读前篇课文,背一背不熟的古诗,写一写容易漏笔画的生字,计算几道不擅长的数学题,日久天长,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就是孩子超越别人的加速器。

预习是浅读提问,学习是深入破解,复习是温故知新。

学习的过程固然重要,但它的先驱和后续亦缺一不可,它们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如此才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引领孩子们步履轻松,挥墨自如。

看着帆认真的默写生字,娴熟的填词造句,仔细的纠错改正,头也不抬的快速计算数学题目,我心欣慰,功夫不负有心人,多日来的勤奋努力这一刻都流淌于心间,自信的挥笔成章,势如破竹。

好的学习方法成就好的人生。相信,历经此事,帆会更加懂得学习的步骤和过程,在未来多年的学习之路上行得越发稳健,飘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