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意识流手法浅析《游园惊梦》

(2015-06-28 14:09:46)
标签:

佛学

意识流小说是以个人主体的内心心理表现为主,直接显示出人物内心意识,特别是潜意识活动;以人物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去展示对生活的主观印象,从而揭示隐秘的心灵世界。意识流小说既是一种文学流派,同时也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技巧。而在白先勇的作品《游园惊梦》中,则强烈的表现了这样一种文学创作手法,在窦夫人宴请客人的整个过程中,钱夫人的感觉认知与意识和半意识的思想、回忆、期望、感情和琐碎的联想都融合在一起。而《游园惊梦》采用的意识流手法,它不但继承、开拓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技巧,还吸收、融入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手法。然而在这里,仅仅用意识流的创作特征来分析《游园惊梦》。

一、  真实表现的内心意识

意识流小说主张文学创作应该表现人物的内心真实,展示人物的主观感受、印象和各种意识流动过程,尤其注重显示人物的潜意识。在《游园惊梦》中,本来是叙述窦夫人桂枝香大宴宾客,邀请昔日得月台唱昆曲的各位姐妹。然而,从钱夫人进入窦公馆开始,就转为钱夫人的视角。在整个过程中,钱夫人不断的内心活动,回忆中自己的宴请与窦夫人的宴请重叠。作者对窦公馆一草一木的描写都很细致,这确实为钱夫人为以前自己的宴请的比较做了基垫。然而,在文中表现钱夫人内心真实想法的有很多,比如说,窦夫人告诉钱夫人说天辣椒蒋碧月也来了的时候,她心中就踌躇了一下,不知道蒋碧月是否收敛了一些。这表现,在钱夫人的内心里,蒋碧月是一个放荡、举止轻浮、个性唐突、自私的女人。然而这月确实是事实,作者在文中多次对她的动作描写就有所体现。文中提到蒋碧月是“踏着碎步迎上来,笑得全身乱颤说道‘好哇,今晚可真把名角抬出来了!’”和她唱《贵妃醉酒》一节,装醉,就真的倒在了程参谋的怀里等等,这些描写,无不都表现她举止的轻浮、浅薄。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真实的内心意识。

二、跳跃无序的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最能表现出人物意识流动的自由性,最能表现人物“心理真实”的自由展示过程。意识流作家把“意识流”作为自己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思维模式引入文学创作。与传统的“自由联想”不同的是,意识流自由联想不仅仅表现理性意识、显意识的联想,还表现潜意识、下意识的思绪。在文中则更多的是表现钱夫人潜意识的联想。比如说当钱夫人看到蒋碧月和程参谋两个“蒋碧月身上那袭红旗袍如同一团火焰,一下子明晃晃地烧到程参谋的身上,程参谋衣领上那几朵金梅花,便像火星子般,跳跃了起来。蒋碧月的一对眼睛像两丸黑水银在她醉红的脸上溜转着,程参谋那双细长的眼睛却眯成一条缝,射出了逼人的锐光。”然后看着他们两张醉红的面靥渐渐靠拢起来。潜意识中,一下子跳跃到自己当年发现自己的妹妹月月红和自己的情人钱志鹏的随从参谋郑彦青背着自己偷情的情景。然而这“游园”时带给钱夫人的总是“惊”,往昔的“惊”和现在的“惊”反复折磨着钱夫人的灵魂。而在整个过程中,钱夫人意识的流动看到桂枝香就暗想她果然还是没有老,然后又想到之前自己帮桂枝香办生日宴,而现在却反过来是桂枝香宴请自己了。这种意识的跳跃、时间的无序,造成一种感伤的情节。作者将钱夫人过去、现在自由交错,彼此颠倒,意识与无意识的念头相继出现,不受形式逻辑、“联想关系”、“连接点”的限制,具有更大的自由性和散漫性。打破了时间的局限而获得空间的自由,在穿插、重叠反复中,呈现出钱夫人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精神历程。

三、  絮语不止的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在意识流文学创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意识流所表现的“内心独白”,侧重于真实呈现人物的意识流动状态,它往往不是思维的结果,而是意识本生的过程。而在作品中多直接表现钱夫人的内心独白。直接描写而不是采用侧面表达。在唱戏那一节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她的回忆中通过瞎子师娘的话,展示了她的整个悲剧命运,师娘叹息道:荣华富贵你是享定了,蓝田玉,可惜你错长了一根骨头,也是你前世的冤孽!而在此段中,反复出现“钱鹏公,钱将军的夫人、钱鹏志的随从参谋和冤孽,我说···”等,都在钱夫人的潜意识中,通过词句反复的手段来表现钱夫人内心的创伤。而此时,也是意识流达到高峰,对当年自己的处境和对未来桂枝香类似处境的感伤。

四、  多层次的意识结构

意识流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有三种形式,单一式意识流、交叉式意识流和复合式意识流。然而在作品中主要采用单一式意识流,以钱夫人一个人物的意识活动为中心和断点展开自由联想与内心独白。作品通过对钱夫人缅怀过去的描写,显现出在永恒的时间流逝中,人生无常的沧桑。钱夫人在整个宴会中,其中的各个场景都勾起她对过去的回忆。这是属于她一个人伤心的回忆,属于别人快乐的现实。

而就整个作品而言,作者通过对钱夫人回忆的描写,来挖掘钱夫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创造出一个“过去再现”与“现实”交错的效果。用这种意识流的手法在典雅清幽的诗意环境中表现柔和哀婉的悲凉意蕴。而小说中表现出的“今日落魄的钱夫人即昔日的窦夫人,昔日享受富贵荣华的钱夫人即今日的窦夫人。”这种悲剧轮回的观念使作品止步于此,因此只是悲剧而不是悲剧美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