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班数学活动《比较长短》个案观察

(2014-05-06 13:31:05)
分类: 个案观察

幼儿测量活动个案观察表

观察者:胡楠                             观察时间:2014.8月

观察对象

荆文轩

班级

小十一班

测量活动

比较长短

观察

实录

在活动刚开始时,教师提出比较长短的任务,孩子们第一次自主操作。只见荆文轩将三根水彩笔从左到右摆放很整齐,然后又想了想,摆成了个三角形,他探探头看看周围的孩子做的和他都不一样,然后又将自己的三角形拆开了。把三个水彩笔一个连着一个摆成了长长的金箍棒,顿时高兴地给老师喊道:“老师,你看我的金箍棒长长的”。然后和周围的同伴比谁的金箍棒更长(采用竖在桌子上比较),后来在老师对他们说:“试一试,把他们对齐比一比!”孩子们将一端对齐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金箍棒最长。

   第二次操作

    荆文轩迅速跑到老师的黑板旁边,拿起自己的金箍棒迅速和黑板的边沿进行比较,很快发现自己的金箍棒很短。又跑到自己的桌子旁边,和桌子的边沿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金箍棒还是短。于是他跑到明明旁边,给他说:“把你的金箍棒给我,一起和门比一比”。于是将两个拼在一起去测量班上门的边,发现还是不够长。在教师的提示下幼儿收起自己的水彩笔。

 

个案

分析

经了解荆文轩平时就是个很聪明的孩子,问题总是很多,善于思考、勤于尝试。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水彩笔,能够让幼儿自主、大胆的参与活动,并在老师提示下能分层次的,和多个物体进行比较长短,能正确区分长短,同时自己想办法改变金箍棒的长,体验物体长短的相对性。兴趣浓厚,探究欲望比较强烈。但面对这样的孩子,老师的指导策略又该是什么?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仅仅是看到乐乐和同伴比金箍棒长时,采用竖在桌子上比较,孩子尽力一端对齐,而没有对齐的提示,而没有做跟进的进一步指导提升,尽量避免幼儿操作的茫然,活动的凌乱。

指导

措施

1. 及时发现幼儿操作活动中的问题,采取多种策略(个别演示、引导提升等)使幼儿原本零散的探究活动,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提前预设活动过程中所问题,活动环节是否无序、凌乱,幼儿操作目的性,针对性是否比较强。

3. 关注注意力不稳定的幼儿,给予有效的个别指导使幼儿通过此活动有所发展。

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