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教研活动记录
主题:怎样上好《物数对应》
参加人员:胡楠 袁春玲 董娜
胡:
各位老师们下午好,在上周与班上老师讨论的过程中部分师都觉得数物对应这个知识点比较难把握,教师上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根据这个知识点讨论一下 。
袁:
首先数物对应的内容属于计数活动。 通常在小班和中班的活动中是常见的,大班也有。
胡:
我上这节活动一般都是以故事导入,注重情景的创设与游戏化的设计,配合操作性很强的洞洞板学具,《数物对应》这节活动幼儿还是容易掌握的。大家说说你们的好方法?
董:
结合各班幼儿的特点,拿出幼儿喜欢的教具,让幼儿根据老师的数量来摆放棋子,反复操作,
胡:
有哪些要点需要注意的吗?
董: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老师运用了启发式的提问,不过结果可能是幼儿和老师插出的物品完全不同,经过了自己的思考。
胡: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意识,是怎样的反复操作?每一次操作要不要有一些不同?
袁:
每一次的操作还是要有区别的,数物对应的活动中主要要完成两个内容,即按数取物,按物取数,
董:
在活动中按数取物要难一些,所以要先引导幼儿操作按物取数。
而且在活动中经常提问:8可以表示8个什么,还可以表示8个什么?
胡:
所有数量为8的物体都可以用数字8表示.孩子在老师这样启发式的提问下会说出很多的物品。
袁:
概念性的总结不说给孩子,应该怎么去总结这个内容呢?
胡:
老师们可以通过观看孩子的操作看到孩子对这个内容掌握了没有,可以让小朋友看着自己的操作结果说一说。
董:
那有及个别的孩子不会怎么办啊?很多孩子会说出,我插了一个苹果,我插了两个红萝卜……
袁:
把自己生活中的已有经验迁移到活动中来。
胡:
是呀,孩子最先接触的是量,从实物到表象再到抽象,所以在活动开始时尽量出示一些实物引入,让孩子观察感知。
董:
除了课上进行集体活动外,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巩固和复习。
其实将要开展的《10以内单双数》活动,按数字插棋子,也是数物对应的内容。
胡:
各位老师想一想,怎样把计数基础打好呢?
袁:
通过点数,唱数等等活动完成计数活动 。
董:
多感知,多引导,多操作,多小结。
胡:
是,从认识数字开始就是给数物对应打基础,然后再渗入到以后的单双数及以后的内容,一环扣一环。
董:
先实物,再图片,最后才是数字。
胡:
是的,本次讨论我们以:数物对应的概念、包含的内容、遇到困惑和问题、数物对应的引导语、游戏等展开讨论,相信通过讨论大家更加清楚如何开展《物数对应》活动,在实践中大家还需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