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10月教研活动记录——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幼儿常规习惯的培养

(2013-12-15 00:23:59)
分类: 教研活动成果

 教研时间

201310 

地点

5

主持人

 胡楠

教研主题

  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幼儿常规习惯的培养

情况分析: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以正确的习惯和态度对待客观世界所存在和发生的一切,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样一个终极目标,即教会人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也如此,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首先要明确的就是通过数学教育我们能够帮助儿童发展什么样的能力。其次就是这些能力我们能够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使儿童达到一个自动化发展与管理的进程中,即自我进行适当的教育管理和控制;再次就是如何借助最近发展区帮助儿童实现现有水平到教师期望水平之间的过渡。最后就是发现和创新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和师幼互动的新形式,让我们的教育功能发挥最大化,今天我们就以如何进行数学活动中幼儿常规习惯的培养与养成展开讨论。

教研目标:

      我们旨在通过本次研讨梳理数学活动中如何进行幼儿常规习惯的培养与养成,还应注意哪些问题,从而优化教师活动策略,指导实践, 提升自己的教育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教研前的思考:

1. 在数学活动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与养成的具体价值?

2. 如何优化指导策略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与养成?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研过程:   

 胡:课题进行到了中期,我相信各位老师已经对数学活动中幼儿操作能力培养有了自己的看法,但无规矩不成方圆,数学活动中好的操作常规,将对活动有序、高效、延伸拓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围绕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幼儿操作的常规培养展开讨论。

 袁:在展开常规培养与养成讨论之前,教师要明确的就是通过数学教育让幼儿发展什么样的能力,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能达到这样一个发展,如何借助最近发展区帮助幼儿实现这一发展。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教法与学法达到最优化。 

 胡:对,大家知道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吗?是维果斯基提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发挥其潜力。 

 董: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既要带有一定的意识去关注和指导儿童的发展,又要带有一定的目的去指引和改进教学的设计。

 胡:好,现在我们针对大班数学活动中幼儿操作常规习惯的培养展开讨论,数学操作活动中有哪些能力的培养是可以借助于良好常规习惯的养成而逐渐达到和提高的?

 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一种做事严谨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胡:皮亚杰认为“幼儿数理知识的建构与操作材料密不可分,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积累、建构数学经验”,幼儿操作能力水平,也影响着活动的质量。培养操作能力 

 袁:观察能力、书写能力、正确表达的能力,在书写能力里面,其实是一种将外部事物在头脑中进行内化的一个过程。 

 董:锻炼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说到抽象思维的锻炼,我们就要通过实物、通过动手操作来帮助幼儿理解,帮助孩子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孩子多动脑、多思考、多动手操作的习惯

 胡:数学教育要教会孩子什么?

 袁:通过操作思考、探索、解决问题。

 胡:通过操作和思考,孩子能够发现什么?例如在按群计数学习中,我们是让孩子去学习什么?

 袁:让孩子发现它们的规律性、能进一步理解和创造。

 胡:是的,是规律。按群计数中的2个2个数、3个3个数、5个5个数等,数学学习对于幼儿就是探索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具具体操作去发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规律。

 董:我觉得数学操作材料投放很重要,好的操作材料既可以帮助幼儿建构知识又能够从一开始吸引孩子,参与游戏。

 胡:在活动中教具投放上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董:对了,提供数学材料除了要紧贴活动目标,要操作性强,数量适宜,幼儿不等待,同时存放材料要有独立的学具筐,每份上面最好做上标记。同时操作教具要有层次性、体现尊重每一位幼儿的原则。

袁:同时我们应该培养幼儿爱护材料、玩具、学习用具,用过之后要把东西放到应该放的位置。

 胡:整理教具的常规形成之后,不仅是教师、家长受益,孩子也受益,为他们的自我学习管理、自我服务和终身学习都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袁: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操作材料,我们也要让孩子养成一个收拾和整理材料的习惯。

 董:对于孩子的物品和学具,教室要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摆放,幼儿自然而然的会放到那个固定的地方。

 胡:幼儿每个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去培养,有耐心的去引导,并创设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支持和协助孩子养成这些习惯。本次教研讨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常规习惯养成的培养,帮助和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我们在进行讨论。

  

  优化调整: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不仅分析了数学活动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与养成的具体价值,同时讨论了如何优化指导策略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与养成,应注意哪些问题!但这不是仅靠一次教研就能解决的,还学要教师在实践中的反思,获得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