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魏书生老师作业布置的启迪

(2014-03-12 20:09:09)

魏书生老师作业布置的启迪

 

相信许多老师都知道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布置作业的独特之处。学生自留作业,是魏书生的做法。魏书生让学生每天完成500字的课外作业,可以写生词,可以抄诗歌,可以写作文,可以整理笔记或知识点等等。魏书生说:“从那时起,我们班不留非做不可的作业。有时我觉得哪些题重要,便告诉学生,建议大家做,谁觉得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做。”魏书生还说:“学生讨论认为,就语文学习而言,每天有适量的作业还是必要的,只是练习的具体内容,没有必要非统一,甚至非统死不可。大家认为训练量以每天500字的篇幅为宜,这500字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适合自己提高学习成绩的内容。”魏书生老师的作业设计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值得我们思考学习。  

一、播下民主种子  

民主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然而要回答什么是民主,却不是一下子能够说得清楚的。我想,从教学的角度看,民主就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尊重学生的参与权,尊重学生的发言权。一句名言“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利”就是民主的最好体现。我们平时布置作业有没有体现民主呢?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作业是一刀切,不管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管学生的学习基础,大家统一做相同的作业,学生没有选择权。我曾经在班上进行了一次调查,让学生以写作的形式“谈作业的有效性”,有学生就写道,有些作业明知道没有用处,比如抄写词语,可是老师布置了,师命难违,只好抄写了。而魏书生老师作业的量由学生讨论,作业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甚至老师推荐的重点,如果学生觉得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做,这就是作业的民主。吴非老师写了《不跪着教书》,呼唤老师保持自身的尊严;是不是也要呼唤学生“不跪着学习”。许多专家,无论是不是教育系统的,谈到教育时都提到了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的教育,人是第一位的。作业布置体现教育的民主思想,首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在学生的意识里播下了民主的种子,这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将会极其重要,他们才不会跪着学习,跪着成长,跪着做人,才会摆脱奴性,赢得做人的尊严。  

二、尊重个体差异  

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学生是人,当然也会希望受到尊重,也应该受到尊重。学生的差异又是客观存在的。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有那么一些学生,他们理解和记住教材所花的时间,要比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多23倍;头一天学过的东西,第二天就忘。”他还指出,“必须让那些天赋高、有才能的学生在他们有能力的那些学科上和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超越教学大纲的界限。”这就是说,学习应该因人而异,作业是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同样因人而异了。魏书生老师正是这样做的,“练习的具体内容,没有必要非统一,甚至非统死不可。大家认为训练量以每天500字的篇幅为宜,这500字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适合自己提高学习成绩的内容。”可以想象,有些同学基础知识不过关,可以再写写;有些同学可以回顾课上学习的内容,总结学习方法;有些同学可以课外阅读,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等等。这样做,针对有差异的学生,真正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这样教学,还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的人道主义精神”,他说:“教育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要使一个在绝大多数儿童来说能够胜任而偏偏在他来说不能胜任的儿童,不要感到自己是一个不够格的人,要使他体验到一种人类最崇高的乐趣——认识的乐趣、智力活动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不管什么层次的学生,他们自主选择,并自我享受着成长的快乐。  

三、重视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是,就我所了解的教学现状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自主学习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课堂上学生跟着老师转,课后作业一刀切。在作业布置上,魏书生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可以写生词,可以抄诗歌,可以写作文,可以整理笔记或知识点等等。这样做,学生不再受教师文化保姆似的全程跟踪,有了更多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机会。学生以有效为前提自主选择,保证了作业的有效性,同样时间内会有更多的收获,这是近期效果。这样做,学生还能不断总结经验,逐步达到“不需要教”,这是远期效果。

四、培养规划能力  

自主规划能力似乎是一个新词。孙云晓在博文中告诉我们,“家庭教育的重点就是习惯的培养,这是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尤其要侧重培养让孩子形成‘人生有目标,做事有计划’的智慧性习惯。”学校教育何尝不应该如此呢!魏书生老师独特的作业布置,使学生除了语文上的收获,“自我规划”的能力和习惯也得到了培养。人的一生,应该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达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怎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需要进行规划;一个人生阶段,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进行规划;每天,我们该怎样努力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需要进行规划。魏书生老师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学生需要先确定作业的目标,并分析达到目标的途径,合理地选择作业内容,分析作业内容的重要性,规划好作业的先后顺序,合理分配时间,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规划。渐渐的,学生能够逐步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从学会规划作业开始,学生会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学会规划自己的阶段目标,学会规划自己的整个人生。这比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重要。  

五、体现求实精神  

学生负担过重,一直困扰着我们。究其原因,主要是作业过多。学生用去了那么多宝贵的时光,却没有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什么这么低下?孙云晓博文中的话点出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最大问题,“会的东西,为什么还要重复?”以抄写词语为例。教师怎么布置抄写词语的呢?不管学生的差异,不管词语的差异,一律抄写一定的遍数。实际上,学生之间在掌握词语字形上的差异是很大的。这部分同学不能掌握的词语,另一部分同学已经掌握。同一个学生,也不是所有的词语都不会,有些词语可能早就掌握。我曾在三年级一个班和六年级一个班进行了调查,各默写十个还没有学过的生字词。调查结果,三年级得分率38.6%,六年级得分率39.2%。可以看出,在还没有学习的情况下,学生已经能够默写很多词语。即使是针对那些不会的词语,应该抄写多少遍,可不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掌握。而魏书生老师的作业布置“选择适合自己提高学习成绩的内容。”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学生已经掌握的还会去写吗?肯定不会。  

魏书生作业布置是对传统教学中作业布置模式的颠覆,是真正的“用材施教”精神的体现。孙云晓博文中的郑正把教育称为“工业化的教育流水线”,这是教育的悲哀。但从魏书生的作业布置,我们看到的是这种“教育流水线”已不复存在,我们看到了教育教学的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专题性作业
后一篇:植树节的作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