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安是鞍山的一个县,该县唯一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老道家宅。一个小小的农家院,却设了四个炮楼,可见主人的特殊身份。
http://www.qianhuaweb.com/data/attachement/jpg/site2/20090716/001e90182ed80bc927b326.jpg
http://186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12/13/14/13/11ed7b26ed2g214.jpg
整齐划一的院套和门楼
张老道家宅位于牛镇岳家村,刚进入村口,就发现这里家家户户的院子都整齐划一,一码青砖院套,连门楼的造型都一模一样。老宅的大门非常一般,与其他的民居没什么两样,倒是院子四周的四座炮楼显得格外气派。
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12/13/14/13/11ed7acc193g215.jpg
张老道家宅大院四角的炮台
张老道原名张国文,字云华,清光绪五年(1879年)出生。关于他的身世有不同的版本,一说是这张老道当过长工,后转为马帮,继而在日俄战争中打劫俄国军队的粮饷,并以此为其发迹的起点,逐渐成为名噪一时的乡野豪绅。后来其于道观修行,并为村上办过几件积善修德的益事,经过乡民代代演绎,使之有些神秘色彩。张老道作古后,百姓不忘其德,以至于“张老道”取代他的本名。另一说是年轻时蓄发入教,拜北镇医巫闾山的郎长老为师,后继承其业。他在原有教义基础上独创“咪咪教”,弟子遍及辽宁、山西、黑龙江、吉林等地。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12/13/14/13/11ed7af66bcg213.jpg
老宅的正房
不管哪一说成立,张老道都不是真正的出家道人,但是个有钱人,不仅家有良田千顷,大地主、大财主。
http://1802.img.pp.sohu.com.cn/images/2008/12/13/14/13/11ed7af4299g213.jpg
老宅的门房
一般有钱人都要建豪宅,张老道也不例外,高墙大院,四角有炮台,易守难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确实有用。相传辽海地区著名匪首周东升率队攻打张老道家宅,苦战三天三夜,攻而不入,后认张老道为义父,可见张家城池坚固的程度。
走进老宅的大门。宅内庭院深深,视野开阔,但感觉空空荡荡。四周高高的围墙全部是“磨砖对缝”砌筑,这是典型的清代民间建筑工艺。据说把青砖用豆浆浸泡后,再用小黄米汤加石灰砌筑,这样,墙身会异常坚固。恐怕这可能就是张老道家宅的东西墙身至今保存完好的原因。史料上记载,这座家宅修建于清末民初,有门房、正房、东西厢房、仓房、生活用房等数间,四周围墙高耸,四角筑有炮台。现今保存完好的只有主房和门房,其他建筑都在解放后和文革中拆毁。在院子内的地上,散落着一些牌坊、碑刻的残片,尽管历经劫难,雕刻的精美程度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12/13/14/13/11ed7af5eddg213.jpg
精美的雕刻
张老道家宅是台安县境内唯一保存最完好的晚清风格建筑,1996年10月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2月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制定了旅游景点的开发计划,家宅周边的住房也列入文物保护范围,刚进村时,看到的整齐划一的砖墙和门楼,就是保护开发的一部分。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12/13/14/13/11ed7ac9fa5g215.jpg
损坏了的精美石刻
http://www.qianhuaweb.com/data/attachement/jpg/site2/20090716/001e90182ed80bc927b326.jpg
http://www.qianhuaweb.com/data/attachement/jpg/site2/20090716/001e90182ed80bc927d727.jpg
http://www.qianhuaweb.com/data/attachement/jpg/site2/20090716/001e90182ed80bc92a434f.jpg
http://www.qianhuaweb.com/data/attachement/jpg/site2/20090716/001e90182ed80bc92a6c50.jpg
http://www.qianhuaweb.com/data/attachement/jpg/site2/20090716/001e90182ed80bc9284734.jpg
http://www.qianhuaweb.com/data/attachement/jpg/site2/20090716/001e90182ed80bc9290f3d.jpg
http://www.far2000.com/pic/2004-07-13/4915_1.jpg
http://www.far2000.com/pic/2004-07-13/4915_2.jpg
http://www.far2000.com/pic/2004-07-13/4915_3.jpg
从与“张老道”同族老人张秀芝那里,听说不少关于“张老道家宅”主人的故事,“张老道”原名张国文,又名张云华,1879年(清光绪五年)出生,初为长工,后主人家中频遭劫掠,便入了马帮。在日俄战争中张国文曾对俄国军队军饷成功打劫,后逃亡北镇医巫闾山,与庙里一位郎长老相识,郎年迈多病张却对他十分敬重。郎道人去世之后,嘱托张国文“代管”衣钵。后俄国战败,张国文复出,置下良田1200多亩,长工多达30余人,护院30人,并在奉天城经营“老天合”商号,天津经营“老百货”,生意兴隆,隔月用马队运回金银。
关于“老天合”商号:
在辽宁省会沈阳市,曾有“先有老天合,后有奉天城”之说,老天合就是清初由黄县单家人在沈阳中街创办的老天合丝房(百货商店),经营历史长达280年。老天合丝房鼎盛时期设有分店48家,遍布东北各地,店房共计400余间。沈阳总店从业人员有248人,年销售额达700多万元,规模之大,货物之全,实力之强,位居沈阳所有商家之首。在老天合丝房影响带动下,黄县人纷纷来此经商,沈阳城内民族商业迅速发展起来,中街成为寸土寸金的商业宝地。民国时期,沈阳中街200余家商号中,各种丝房有40余家,财东都是黄县人。黄县商人开设的丝房规模大,资本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17家,分别以“天”、“吉”、“兴”、“洪”、“裕”、“谦”为商号字头,即老天合联号,吉顺联号,兴顺、兴顺西,洪顺盛、洪顺茂,裕泰东、裕泰盛,谦祥恒、谦祥源,被誉为“黄县六大号”。其中:老天合联号,兴顺、兴顺西,皆由黄县城北单家村所创办,形成了在东三省最具影响力的单家天字号及兴字号。
老天合丝房。其主要经营布匹绸缎和洋广杂货,在近代百货行业中声誉很高。据曲天乙的《老天合兴衰记》记载:清初康熙十五年(1676年)前后,山东黄县城北单家村单文利和单文兴兄弟两人都是作绣花丝线的手工业工人,由山东来到沈阳(当时称奉天),在中街路南租房数间,创办了天合利手工丝作坊。几年之后,单文兴同他哥哥单文利分了伙,在奉天大北门里另开了一个兴顺利丝作坊。单文利便独资经营天合利并改“老天合”字号。
天合利由于营业发展,加上过去在东北各地推销丝绒线扩大了影响,到日俄战争前,天合利在沈阳、吉林、法库、铁岭、辽阳、营口等地已开设了分号20余处。这些分号归天合利总号管理,年终各分号负责人来总号汇报营业情况,总号亦按期派人到各地分号进行视察。
天合利注册信息:
地址:奉天城里四平街路南(现沈阳故宫西中街)。
营业:丝房子、杂货。
联号:天合铺、天合东、源合东、天合源,有支店17家。
财东:单少卿,山东黄县城后单家村人,是单姓老天合支的代表。
掌柜:刘敬斋,黄县人,时任奉天商会董事,山东同乡会会长。
沿革:天合利开业已有200年历史的大店铺在奉天,俗有内天合(城内以老天合为著)、外德增(城外以德增永为著)之名称,其营业兴盛时际,外县分店增至40余家。
由此可见,“张老道”发迹“老天合”是可以成立的,因为老天合位居沈阳所有商家之首,有实力为其提供一个发迹的平台;但张老道在奉天城经营“老天合”商号一说,显然太夸张了,作为“老天合”的后人,深知族上的规矩是不可能用外乡人去经营的,况且在老天合高管中也找不到“张老道、张国文、张云华” 字样,最多算个“帮管”或“协管”而己,旅游业需要搞点“故事”、整点“民间传说”,以美化夸大“张老道”,从而招揽游客,这也是十分自然的事。从张老道家宅,也可折射出“老天合”当年的富有和风光,“先有老天合,后有奉天城”,没有老天合,就没有今日“张老道家宅”这样一个游玩的好去处。
作为“老天合”的后人,也真诚的希望台安县把张老道家宅保护好、建设好、经营好,使之造福台安县人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