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开拓基金市场在争议中前行
(2013-06-24 10:11:43)
标签:
第三方支付支付宝it |
分类: 行业新闻 |
6月17日,虽然支付宝号称碎片化理财产品神器的“余额宝”低调上线,但这一互联网金融又一创新产品还是引起了市场一片哗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媒体强烈关注下,各种声音纷至沓来:“余额宝比在银行存活期高出10倍的收益,存10万年收3000~4000元”、“余额宝抢食银行客户”,也有人指余额宝只谈收益少谈风险有夸大宣传之嫌,还有人认为支付宝只有基金支付牌照推出余额宝有绕开政策限制代销基金之嫌。无论如何,这表明了国人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关注日益提高,几乎每一次创新的出现,都会激起无数议论。
最新消息是,监管层在6月21日终于表态,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点名批评了余额宝的两个问题,其一,部分基金销售支付结算账户未向监管部门备案,其二,也未提交监督银行的监督协议。称其违反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和《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的部分规定。并要求支付宝在规定期限内向证监会报备。对此,支付宝6月21日作出声明,支付宝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证监会的相应要求,同时,余额宝业务将会正常开展,用户收益也将照常结算。
那么,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到底是何产品能引如此强烈的关注?该产品的互联网理财属性对银行的威胁是否很大?
据支付宝给余额宝的定义:余额宝是互联网和基金理财产品融合创新的最新成果,其用户在支付宝网站内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就是购买了天弘基金的增利宝货币基金。资金转入后既能像支付宝余额一样随时用于消费、转账等支出,还能享受基金公司提供的货币基金投资收益,获得增值。由于余额宝对于用户的最低购买金额没有限制,1元钱就能起买,相较于其他渠道1000元起购的门槛低了很多,因此,吸引了不少用户的关注。
据了解,余额宝实际上是将基金公司的基金直销系统内置到支付宝网站中,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的过程中,支付宝和基金公司通过系统的对接将一站式为用户完成基金开户、基金购买等过程。
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国内所有个人有效基金账户数为7630.14万户。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余额宝合作的增利宝货币基金不到6天时间开户数就突破100万,速度惊人。
据支付宝有关人士介绍,由于支付宝并非销售机构,在这一过程中支付宝并不收取尾随佣金,天弘基金仅仅需要支付技术服务费和一定的广告费。同时,天弘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均较同类基金更低,分别为0.3%和0.08%。
令人玩味的是,在点名批评余额产品的同时,证监会发言人也表达了对产品本身的肯定态度。该发言人表示,余额宝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理财选择,是“市场创新的积极探索”。证监会支持市场创新发展,并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和宽松环境。
但即便是支付宝余额宝产品在创新方面得到了监管层的首肯,但其产品本身在宣传及设计上仍有问题。
针对余额宝投资收益是银行活期存款的10倍的说法,有观点认为,货币基金和活期存款还是有所不同的,货币基金是不保本的,存在亏损的可能,一旦遇到股灾等极端情况,一样有跌破净值的可能。也有关专家表示,支付宝强调余额宝的高收益,其实是购买相对应的基金获取的收益,而购买基金产品,就存在亏损的可能。
针对支付宝推出余额宝减少其定性收入的说法,一位国有银行人士表示,支付宝余额宝减少了客户赎回基金产品的步骤,打破了一些行业的潜规则,等于是将其本身备付金的收益让出一部分利来拉客户。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支付宝一直没法给用户支付利息,这是限制它们资金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们看来,余额宝是希望通过货币基金高于银行利息的收益,吸引更多客户将资金从银行转移至支付宝。”支付宝借道货币基金,便有了“吸储”的嫌疑。
由此引发的威胁银行的论调便也甚嚣尘上。对此,知名基金研究专家王群航表示,支付宝余额宝产品总的来说是一个创新,银行威胁论有点危言耸听,余额宝的特点是户数多,金额小,不会与银行形成直接竞争。上述国有银行人士也认为,支付宝的余额宝较银行产品有所创新,现在说余额宝要革银行的命,这说法有点玄乎。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从短期看,网上理财新兴模式对银行的冲击不是特别明显,但未来会逐渐增大。郭田勇还表示,银行要主动应用、发展互联网金融。
虽然,此次支付宝余额宝产品证监会表了态,其确实存在违规行为,但是,这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有专家表示,如果支付宝按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备案工作,余额宝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续发展,如果支付宝余额宝产品得以“避险”成功,那么,其他6家获得基金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会否也会照此办理推出类余额宝产品?同时,一方面监管层对于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容忍度如此之高,能否也应该对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容忍度提高呢?
市场变数很多,第三方支付企业该如何开拓基金市场?监管政策如何变化?我们将拭目以待.
最新消息是,监管层在6月21日终于表态,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点名批评了余额宝的两个问题,其一,部分基金销售支付结算账户未向监管部门备案,其二,也未提交监督银行的监督协议。称其违反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和《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的部分规定。并要求支付宝在规定期限内向证监会报备。对此,支付宝6月21日作出声明,支付宝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证监会的相应要求,同时,余额宝业务将会正常开展,用户收益也将照常结算。
那么,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到底是何产品能引如此强烈的关注?该产品的互联网理财属性对银行的威胁是否很大?
据支付宝给余额宝的定义:余额宝是互联网和基金理财产品融合创新的最新成果,其用户在支付宝网站内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就是购买了天弘基金的增利宝货币基金。资金转入后既能像支付宝余额一样随时用于消费、转账等支出,还能享受基金公司提供的货币基金投资收益,获得增值。由于余额宝对于用户的最低购买金额没有限制,1元钱就能起买,相较于其他渠道1000元起购的门槛低了很多,因此,吸引了不少用户的关注。
据了解,余额宝实际上是将基金公司的基金直销系统内置到支付宝网站中,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的过程中,支付宝和基金公司通过系统的对接将一站式为用户完成基金开户、基金购买等过程。
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国内所有个人有效基金账户数为7630.14万户。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余额宝合作的增利宝货币基金不到6天时间开户数就突破100万,速度惊人。
据支付宝有关人士介绍,由于支付宝并非销售机构,在这一过程中支付宝并不收取尾随佣金,天弘基金仅仅需要支付技术服务费和一定的广告费。同时,天弘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均较同类基金更低,分别为0.3%和0.08%。
令人玩味的是,在点名批评余额产品的同时,证监会发言人也表达了对产品本身的肯定态度。该发言人表示,余额宝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理财选择,是“市场创新的积极探索”。证监会支持市场创新发展,并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和宽松环境。
但即便是支付宝余额宝产品在创新方面得到了监管层的首肯,但其产品本身在宣传及设计上仍有问题。
针对余额宝投资收益是银行活期存款的10倍的说法,有观点认为,货币基金和活期存款还是有所不同的,货币基金是不保本的,存在亏损的可能,一旦遇到股灾等极端情况,一样有跌破净值的可能。也有关专家表示,支付宝强调余额宝的高收益,其实是购买相对应的基金获取的收益,而购买基金产品,就存在亏损的可能。
针对支付宝推出余额宝减少其定性收入的说法,一位国有银行人士表示,支付宝余额宝减少了客户赎回基金产品的步骤,打破了一些行业的潜规则,等于是将其本身备付金的收益让出一部分利来拉客户。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支付宝一直没法给用户支付利息,这是限制它们资金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们看来,余额宝是希望通过货币基金高于银行利息的收益,吸引更多客户将资金从银行转移至支付宝。”支付宝借道货币基金,便有了“吸储”的嫌疑。
由此引发的威胁银行的论调便也甚嚣尘上。对此,知名基金研究专家王群航表示,支付宝余额宝产品总的来说是一个创新,银行威胁论有点危言耸听,余额宝的特点是户数多,金额小,不会与银行形成直接竞争。上述国有银行人士也认为,支付宝的余额宝较银行产品有所创新,现在说余额宝要革银行的命,这说法有点玄乎。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从短期看,网上理财新兴模式对银行的冲击不是特别明显,但未来会逐渐增大。郭田勇还表示,银行要主动应用、发展互联网金融。
虽然,此次支付宝余额宝产品证监会表了态,其确实存在违规行为,但是,这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有专家表示,如果支付宝按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备案工作,余额宝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续发展,如果支付宝余额宝产品得以“避险”成功,那么,其他6家获得基金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会否也会照此办理推出类余额宝产品?同时,一方面监管层对于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容忍度如此之高,能否也应该对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容忍度提高呢?
市场变数很多,第三方支付企业该如何开拓基金市场?监管政策如何变化?我们将拭目以待.
后一篇:如何识别企业内的“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