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教学反思
(2014-05-24 21:57:20)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教学反思
(一)考试的内容
(二)成绩分析与反思
我校高一共194名学生参加考试,四个班级,其中1、3班为重点班,入学成绩较高,2、4为普通班相对入学成绩较低一些,我所带班级是3、4班。成绩分析如下表:
班级 |
1 |
2 |
3 |
4 |
平均分 |
88.5 |
87.5 |
94 |
92.2 |
及格率(60分以上) |
100 |
97.61 |
100 |
96.2 |
优秀率(85分以上) |
73.8 |
65.4 |
89.36 |
86.8 |
满分卷 |
8 |
6 |
11 |
13 |
从考试结果看以上的分析3、4班成绩明显好于1、2班,但4班的满分卷却比3班还多。无论教育制度怎么改,量化出来的分数始终是最让师生关注的,总结大会上各级领导也基本上以分数或者分差多少来评论教师的个人业绩,多少年来似乎从未改变过。每一个师生的成绩总要拿出来晒一晒,分数好一点的人暗自庆幸我终于不在“批评”之列,不管其他学校老师的书是怎么教的,不管其他班级的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师生的目标就是过了本校的对手,这样,日子也许会好过一些。这也是多少年没有改变过的事情。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注意做哪些事情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根据个人的经验,学生的成绩会有很的弹性,不同的老师的教学,考出来的成绩会有很大区别,反思本人的教学行为对以后的教学有些启示,更应该做好这几项工作:
1、在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要重视基础。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基础,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基本概念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四个水平层次,在教学中,对基础知识要有目的的反复应用,多次重现,使学生对“双基”达到真正的理解和切实掌握。
3、必须每天都扎实在做好备课与辅导工作。首先,从课堂效率上入手,课前将学生定时定量应知应会的东西整理好。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能很好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能很好的思考、探讨以及动手练习都需要教师课前有充分的准备。适当控制好学生的学习行为。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4、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能力,计算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逻辑思维能力必不可少。很多高中数学老师都会发现,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特别差,这和他们初中一直用计算器有关,而高中阶段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就显得格外重要,学生很多问题不是出在问题本身,而是错在了计算上,因此计算能力的提高就很迫切。解答题是数学考试的重头戏,它需要学生完整的表述解答的过程,在平时的练习、作业中就要求学生规范清晰的表达,才不至于会做的题因为表达不规范而扣分。
5、提高课堂效率,重视随堂练习。教师课前需准备有针对性的习题,并对这些题目分类汇总,分为基础练习、加强巩固以及能力提高等几个档次。让学生当堂练习,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技能,这样学生能在课堂良好的掌握所学,那么课后学生的工作就相对较少,这样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6、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朝一夕,要长期坚持的,科学安排,课前、课堂、课后三者结合,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机会。真正把学生推向主动地位,使其变成学习的主人,我想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梦寐以求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