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函数图像与性质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充分备学生的特点。根据我校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及知识水平出发来确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并能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呈现教材并提供反馈,创设一个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环境,努力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创建激发学生思维开展的活动,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
2、本节课的引入,我是利用动画演示:“装满细沙的漏斗在做单摆运动时,沙子落在与单摆运动方向垂直运动的木板上的轨迹”这一大家所熟悉物理实验来创设情景,即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来源于现实世界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正弦曲线首先从实验入手形成直观印象,然后探究画法,列表,描点、连线——“描点法”作图,对于函数y=sinx,当x取值时,y的值大都是近似值,加之作图上的误差,很难认识新函数y=sinx的图象的真实面貌.因为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三角函数线,这就为用几何法作图提供了基础.这样设计比较自然,合理,符合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
4、在几何法中,利用单位圆来画正弦函数图象,在此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这个过程生动形象地再现三角函数线的平移和曲线形成过程.使原本枯燥地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正弦线作出y=sinx在[0, 2p]内的图象,再得到正弦曲线,这里借助角周而复始的变化,体会后面性质“周期性”,这样的设计由局部到整体,符合探究的一般方法.
5、对于“五点法”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学生讨论、进一步合作交流得到“五点法”作图,也是本节课中一大的亮点,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使学生听有所思,思有所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6、作业的布置体现不同的功能:第1题,复习前面的知识;第2题第一问巩固当日所学,第二问的完成需要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而对此问题的解答就展现了不同层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及预习的效果,使老师根据学生情况可及时调整下节课的上课策略。
7、本节课的教学组织是比较成功的,在教学时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及时加以引导、点评和鼓励,使得学生始终能保持较高的热情投入学习,从学生的课堂练习来看,教学的预期目标基本达到。
几点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上不够精当,在引导、启发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用时超过了预计时间,所以留给学生的时间就还不够充分,特别是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
2、由于本课节课釆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与学生交流及互动就没有传统教学到位。
3、教学语言还需要不断锤炼。数学这一门严谨的学科决定了老师的语言必须精确到位,不能含糊其辞,因为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我在描述直角坐标系的作法时,说:“作
区间上的图象时,
轴左边可取短一点,右边可取长一点”。规范的语言应当是:“
轴负半轴画短一点,
轴正半轴画长一点”。这些细节方面都需要严格把关,平时要反复琢磨。因为说到底,教师是要靠语言艺术去感染学生的。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作图的环节不够到位。
总之,有了问题,才有可能进步;有了交流,才有可能提高;有了探索,才有可能发展。如何落实有效教学,既是对师生的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并实现学与教的完美结合,开拓学数、教数学的新天地。
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