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3-10-17 20:52:06)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3.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搜集信息。

谈话:同学们,大家喜欢读书吗?老师课前了解到我们实验小学图书室藏书约有4000册,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比我们图书室大的图书馆,你想看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谈话:谁来读一读图中的信息?

2.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看到这条信息,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疑问吗?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谈话:老师还带来了一组在网上查到的其他图书馆的资料(课件出示)

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

(指一名学生试读,生面露难色,眉头紧皱。)

谈话:看来大家在读数时遇到困难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像这样的大数。(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通过大量的认识活动,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万以上的数。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汇报交流等活动,认识十万、百万、千万等新的计数单位。

1.感知十万。

(1)独立思考。

谈话:十万是多少呢?结合你自己的经验,你认为十万是多少?

(2)小组合作交流。

谈话:看来同学们对于十万是多少,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那你想不想亲自感受感受十万有多大啊?看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不同的材料:有每盒1000个的订书针;一小袋大约有1000粒,一大袋大约有10000粒的绿豆;报纸;大约有1000张纸的词典;还有正方体。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估计,推想,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十万是多少?

(3)汇报交流,感受十万。

谈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十万有多大?每一组推选一名代表带着材料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你们是怎样推想出十万的,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描述的清楚,哪个小组听的认真?

谈话:你们估计一下十万个订书针有多少?(学生估计)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这样吗?(课件演示数的过程,学生跟着数)

谈话:你们估计一下像这样十万粒绿豆堆在一起大约有多少?(1小袋绿豆是1000粒,10小袋是一大袋是10000粒,10大袋是10个1万是10万粒。)

谈话:下面我们一起跟随这位同学来感受一下十万个文字有多少?(这一块区域的文字大约有1000个,这一面报纸大约有10块这么大的区域也就是大约有10个1000也就是1万字,这样的10面大约有10万个文字。)

(学生演示一面,两面,三面,四面,五面铺开大约有多长?)

谈话:你们估计一下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多高?(学生估计)我们借助教室的高度来感受一下,教室大约高3米,也就是说相当于几层楼的高度?(两层楼)

谈话:现在你感觉十万这个数怎么样?(很大)

2、自主探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1)独立思考。

谈话:刚才我们用实物感受十万的多少,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十万吗?

(2)小组内拨一拨。

谈话:先想一想怎么拨,然后在小组内的计数器上拨一拨、试一试,准备班内交流。

(3)班内展示交流。(一边拨一边说。)

谈话:你怎么想到在这一位上拨一个珠表示“十万”的?(十万位上拨一个珠,这是十万位,拨一个珠表示一个十万。)

谈话:我明白了,这位同学借助以前认识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推导出10个一万是十万,所以他在这一位上拨一个珠表示十万,你看同样是一个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真不简单,发现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板书)。

谈话:下面我们继续用计数器拨20万,看哪个小组拨的又快又好?

谈话:拨一个九十万,谁来说说九十万是多少个十万?那10个十万是多少?(板书:一百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10个一百万是多少?在哪一位上拨一个珠子?这一个珠子表示多少?

谈话:你们是这样拨的吗?像刚才那样继续往下边拨边数,看看还能找到哪些更大的计数单位?

(学生分组操作计数器。)

谈话:谁来说说你们又找到了哪些更大的计数单位?

谈话:我明白了,他运用了以前所学的满十进一的知识解决了今天遇到的新问题。还有比十亿大的计数单位吗?所以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3.感知一亿。

谈话:同学们已经在计数器上数到了一亿,一亿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就跟随着一组信息来感受一下一亿有多大?

(1)通过秒针,感受一亿的大小。

谈话: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多少时间。让我们跟随秒针跳动的速度来数数看。

谈话:感觉怎么样?大家只是坚持了一分钟,也就是60下。如果让你不吃、不喝、不动,像刚才那样数上一小时是多少下?(3600下)如果要数一亿下,你认为需要多长时间。(学生说)我们一起看看有多长时间?三年多。让学生想象出三年两个多月后自己已经是初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了。

(2)通过纸张,感受一亿的大小。

谈话:老师拿出一张打印纸,与珠穆朗玛峰的图片作比较,猜猜1000张纸的厚度。10000张纸,再想象一下一亿张纸的厚度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比较呢?在学生的回答中出示:一亿张打印纸的厚度达到1万米,比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3)汇报交流,感受一亿。

谈话:大家感觉一亿怎么样?说一说。

谈话:你现在觉得一亿怎么样?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亿?(中国人口十三亿)你知道比亿大的计数单位还有什么?

(二)引导建构,解决问题。

1、明确概念,写出数位顺序表。

(1)学习计数单位与数位的意义。

谈话:我们通过在计数器上数认识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连同我们以前学过的个、十、百、千,你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吗?一起来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计数单位。)

谈话:每个计数单位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把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请看大屏幕,计数单位“个”所在的位置是“个位”……。(课件显示数位)

(课件上展示出有空缺的数位顺序表)

(2)生成数位顺序表。

谈话: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些计数单位和数位合起来就可以组成一个数位顺序表。

2、独立分级。

(1)独立思考。

谈话: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你有什么发现?看谁的发现最多?

(2)班内交流。

谈话:大部分同学的想法跟我国的数学家一样,把数位分了三个小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一级,表示多少个或多少个一,所以叫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一级,表示多少个万,所以叫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一级,表示多少个亿,所以叫亿级。

(上述分级的过程利用课件展示出来。)

3、明确“十进制计数法”概念。

(1)独立思考。

谈话:同学们,从这张数位顺序表上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引出 “十进制计数法”。)

(2)班内交流。

谈话:这个同学的发现真了不起,数学上我们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出示“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谈话:“相邻”是什么意思,谁来解释一下。

谈话:很好,谁来说说哪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举个例子。

三、回归情境,拓展应用

谈话:同学们真不简单,在原来所学的个十百千万的基础上,又创造出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新的计数单位。(板贴:计数单位)接下来老师有几道题目考考你,有信心迎接挑战吗?

1.基本练习。

自主练习第一题。数一数。

谈话:请同学们先按照要求独立数一数,可以借助计数器,数完后小组内再交流数的方法。(开始可以借助计数器,后面要逐步脱离计数器直接数。)

2.自主练习第二题。

(1)请想象一下十万名观众的场景。

(2)你能用万以上的数来描述自己了解的事物吗?

谈话:同学们我们国家的藏书非常丰富,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大学和图书馆都有丰富的藏书,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我们同学想不想去看看啊?那就需要我们同学从现在起努力读书,多读好书,争取考上这些著名的大学,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好不好?

谈话:至于这些数怎么读呢?留待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四、总结全课,自我评价

谈话: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检测

配套练习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