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题 讨
论
1.高位养生桩,那种姿势最好
没有那个姿势是最好的,只有那个姿势更适合!高位养生桩的最常用的姿势是浑圆桩,又叫撑抱桩,即手臂如同抱球,或抱树。
养生桩的姿势,手臂以下基本不变,其它的桩势,无非是手及手臂的一些变化,比如双手向下叫扶按桩;双手向上叫托鸟桩或叫其它的名字;手臂还有向上托举的,可以叫托天桩;也有二臂二侧平伸的,等等。
觉得那种姿势站得最得劲、舒服,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
2.站桩中,用不用提肛?
提肛只是一种锻炼的方法,每次站桩时练几分钟的提肛,是可以的,如果你的整个站桩一直都主动地提肛,就没什么意义了,那会影响你的入静程度,比如,如果你的站桩达到了几乎忘我的时候,还那有功夫管什么提肛不提肛的。
当然,站桩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产生自动提肛的现象,那就任其自然吧,也不用去特意制止它。
3.高位养生桩,用注意膝不过足尖吗?
如果你能做好悬顶坠裆、或叫吊顶坠裆,即让上身基本与地面垂直,就不用注意膝不过足尖了,此时,如果膝部只是微弯曲,会自然地膝不过足尖;如果你的膝部微弯曲,而膝过了足尖,那你的上身一定没有与地面垂直,而是向后仰了。
如果在双脚相距大约与肩同宽的前提下,如果站桩者的膝部的弯曲角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上身要与地面垂直),一定会“膝过足尖”的,此时如果你硬让膝不过足尖,你的上身一定是前倾的,即臀部后撅了。
膝过不过足尖,也得符合物理上的平衡的原理的,我们的身体会自动地调整重心,而让身体处于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违背科学规律的状态是练不出来的。
(在斜步技击桩中,或太极拳中,要特别注意前腿膝不过足尖,过了足尖意味着身体的重心过于靠前了,不利于身体的平衡。)
4.站桩中,用不用收下巴?
如果你有抬下巴或微仰头的习惯,站桩中就是当地收一收下巴。一般情况下,站桩中做好悬顶(吊顶),就不用特意再做收下巴了。
5.高桩的最佳腿弯曲度,就是起跳的弯曲度吗?
高桩的腿的弯曲度就是:微弯曲!至于腿弯曲的角度,大一点或小一点都可以,以整个站桩下来或站桩结束时,腿不累为原则。
至于以起跳时的腿的弯曲度站桩,完全可以,只要你觉得自己合适就行,那也可以说是你的最佳,但没有什么普遍意义上的最佳。
6.站桩时,双脚内扣一些行不行?
站桩时,双脚可以内扣,但要注意别内扣的让脚腕过于紧张!
人体正常地、自然地站立时,双脚是自然地呈现外八字的,一般不会超过30度角,这是为了更能保持人体的左右平衡,但外八太过了,则可能代表身体有某些问题,你观察一下你周围的人,会发现:
(1)外八字较严重的年轻人,比如外八大于45度,或是腿脚有毛病,或说身体的平衡能力差。
(2)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其走路会越来越向外八字发展,因为身体的平衡能力差了。
(3)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一般也会越来越外八,你观察一下80岁以上的老年人(女性更多一些),大多是这样。
外八字脚,是身体的平衡能力变差了,身体的一种自然调整,而身体平衡能力差的人,往往身体也不是体强的人,可能会体质弱,或有什么毛病。
站桩时,要求双脚平行,或微内扣,能够主动地锻炼人体的平衡能力,即当你的双脚平行,或内扣时,且保持一段时间时,外形上是处于不利于身体的平行的,身体就得尽量地增加身体的平衡能力,或说增强控制身体平衡能力的器官,当然,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长期坚持站桩的人,练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发现,自己并没有特意练平衡能力,但自己的平衡能力却不知不觉地增强,本来平衡能力不强的人会更明显。反之,感觉自己的平衡能力增强了,也是站桩有进展的一个标志。在技击、格斗中,平衡能力是很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保持双脚平行就可以)
7.吊顶、悬顶、头顶悬
(1)三者基本是一个意思,即意念头顶百会穴的地方微微向上,比如可以意想一根细绳在百会穴处,微微向上吊起,可与坠裆的意念相配合,一个主要的目的是抻拉脊柱、让上身保持真正。
站桩及太极拳中都有这个意念。
(2)吊顶、或悬顶、或头顶悬,不是意守百汇,
这一点要注意。不要在整个站桩过程中一直去做吊顶,而是在开始时做一做,然后就专心“练功”,中间感觉身形有些不对了,可以再调整一下,调整好了,再专心练自己的“修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