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练功随笔(17)-站桩常用形象意念

(2019-04-06 06:32:03)
标签:

练功随笔

站桩

站桩形象意念

抱球意念

抱树意念

分类: 站桩与站桩治病
                                                                 问  题  讨  

    有博友问高位站桩用什么形象意念好,这里把几个常用的站桩形象意念集中在这篇博文中,供参考:
    1.意念抱球
    这是站桩中最常用的一个意念,其目的主要有二个,一个是起到制心一处的作用,至少是暂时忘了头脑中的妄念,而让头脑静下来;另一个是诱导双手及双臂放松下来,从而带动全身的放松:                 
    (1)是双臂抱球(如同双臂环抱着一颗大树),而不是双手抱球。                               
    (2)抱纸球的意念:想象双臂抱一个纸球,双臂用劲大了、抱得太紧,则纸球会被抱扁了;如果用劲太小、抱得太松,则纸球就会掉下去。找那个感觉,使得纸球既不被抱瘪了,也不掉到地上。           
    (3)抱氢气球的意念:同样想象双臂抱一个很薄很薄的氢气球,抱得太紧、劲太大,则氢气球爆了,抱得太松、劲太小,则氢气球飞了。找那种感觉!

    2.意念枹树 
    这是意拳中的一个常用意念,在斜步桩中应用多,我个人的感觉,养生桩中也可以用一用,比如一次高位站桩2小时,虽然能够轻松完成,但有的时候会感觉有点平淡,此时,或偶尔试一试某种自己喜欢的其它意念,也能缓解一下,抱树意念:
    (1)站桩时,想象自己的双臂环抱一颗大树,用意念慢慢地左右晃动大树,前后推拉大树,把大树上拔下栽等等,你可以尽情地发挥你的想象。
    (2)站桩时,想象自己的双臂插进了大树之中,用意念将双臂从树中拔出,用双臂将大树分开,双臂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等等等,发挥你的想象力,------。
    养生时,意念以轻为主,功力性练习时,意念轻重交替。 
    意念没有什么神秘的,多尝试一些,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的一些意念。

    3.意念拉橡皮筋
    (1)想象自己身体某部位或某些部位之间,有一根或多根橡皮筋(有弹性),比如双手之间,双手指之间,二肘之间,手与脚之间,等等等等,那个部位都可以,但一般是从双手之间开始。发挥你的想象力,用意念拉橡皮筋,体会橡皮筋的有弹性的拉力,拉力可大可小,用意念拉!
    (2)想象自己身体某部位或某些部位,与身体以外的物体之间(一个、二个、或多个,先从一个开始),有一根或多根橡皮筋,比如和外面的一面墙相连接,或与一棵大树相连接,想象用意念拉动橡皮筋而带动外物(如大树);比如想象双手与地面,或上方有橡皮筋相连接,等等,前后左右上下六面,通过意念假想,都可以进行意念拉橡皮筋的训练。
    有时身体可以微微动一点,去找那个感觉,橡皮筋的那个弹性的拉力可大可小,或一会儿轻一些,偶尔重一些,这要自己去体会。比如我做这个意念时,有时会试一试爆发力的意念,比如右手通过橡皮筋连着右边的一棵大树,猛地一下,把大树或墙拉倒(从脚下发力到手),挺有意思。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感觉!
    高位站桩久站时,有时会感觉有些平淡,中间有时换一换意念,可能会增加一些趣味!

    4.意念身在糖稀中
    糖稀,糖加热到一定程度,并熬到一定程度的那个黏黏的状态,做糖葫芦、做糖人等,都离不开它。
    想象自己的颈部以下,包括双手双臂在内,都埋没在黏黏的糖稀之中,想象自己在糖稀中“运动”,前后左右上下、左右转动等等,都可以,但还是从手部开始为好,渐渐地,身体各处都可以用。
    记住糖稀的一个特点:黏黏的,所以,你向任何方向动的时候,都是前有阻力,后有拉力,仔细体会寻找“那个”感觉!
    开始时可以微动找感觉:微动、慢、由脚带动!
找到感觉后,可以试着身体一动不动,只是意念去动!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
我个人是很喜欢这个意念。

    5.糖稀变硬了
    这是“糖稀”意念的一个变通!你想象一下,自己身在糖稀中,糖稀慢慢变硬了,你会怎样?你相当于被固封在里面了,身体一点动的余地都没了!用意念让自己身体某些部位“动”(尽量由脚带动),让自己从固封自己的“固体糖”中,挣脱出来!从双手、双臂开始到其它部位等等。

   6.站桩使用意念时的微动
    站桩使用意念时,应该是,身体和使用意念的部位静止不动,并丝毫不用力量,所谓的“用意不用力”,这样才能更容易引发内动。
    但在刚开始用意念时,如果不太容易找到感觉,可以身形上做出一点点的微动,甚至也用一点点的力量,以便容易找到感觉,但最终桩中的意念是要求:只用意念的。
    进行功力性的微动时,比如双手往右扭动大树,要从脚下开始,进行“整体”的动,带动手,而到达大树。
    另外,如果身体动,但能做到“用意不用力”,那就相当于意拳中的试力的部分,或相当于专门的“动功”,或相当于太极拳盘架子。
    现在,在练法上也有不同的体系,有的主张站桩练不好,练动功也没什么用;有的主张站桩和动功可以同时练。我个人的观点是,各有适合的人群,就看你适合那一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