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维导图在识字教学中的方法探究》中期报告

(2022-04-07 11:26:42)
标签:

教育

《思维导图在识字教学中的方法探究》中期报告

                                                  

汉字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石。汉字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第一学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起始阶段,识字教学自然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然而,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为以机械记忆为主要手段,思维含量低,学生学得枯燥乏味、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针对识字教学中出现的状况,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认为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手段,易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汉字。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有效地促使儿童感知汉字的组合结构,记忆汉字的书写方法,理解字与字之间的意义关系,形象直观地促进识字教学工作,养成儿童自觉识字的习惯并形成识字能力,逐步提升识字教学的效果。

这学期,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我们开展了如下的研究活动:

一、做好研究前的调查和学习。

1.在展开全面地研究实践前,通过与学生个别谈话、与家长的交流,观察学生平时在识字方面内容。

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虽然量多形繁,音义繁杂,但其也有拼音文字难以企及的优点:汉字是最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像积木一样,可以灵活地拼形。据统计,汉字中有80%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是基本字和偏旁部首拼合而成的。学生熟悉了基本字以后,可以很快地熟悉一大串字。

 2.我们查阅的相关文献有研究识字教学方面的有关文献,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识字教学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制定具体的工作策略进行研究。以课题研究人所任教的班级课堂教学为主要的研究突破口,并通过教学研讨课,边实践边研究边反思,重在研究解决思维导图在识字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了实际解决这些问题,课题组的老师按不同的案例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收获。

(一)探索了一些思维导图识字教学方法。

    课题组围绕“读准字音—解析字理—分析字形—指导画图”这一基本模式开展实践研究,始终贯彻“立足识字,训练思维”的宗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识字教学,从而优化小学语文识字课堂结构,并初步形成独特的课堂识字教学法。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这种直观形象的记忆手段,易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汉字。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分析以及综合,画出自己的个人思维图的形式,有效地促使儿童感知汉字的组合结构,记忆汉字的书写方法,理解字与字之间的意义关系,形象直观地促进识字教学工作,养成儿童自觉识字的习惯并形成识字能力。这样通过思维导图学习生字,对促使学生加强汉字的记忆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1、运用思维导图展现汉字的音形义,激发识字兴趣

1《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要培养他们浓厚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使学生逐步具有自主识字能力。利用思维导图识字就是一个既有趣儿又能发散孩子思维的有效方法一年级小朋友们绘制的汉语拼音思维导图帮助孩子们识记拼音和汉字

2)汉字学习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学习生字的目标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但汉字字音相同、字形字义相近者数量繁多,传统的对比教学法,枯燥乏味,学生易产生厌倦畏难情绪。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运用文字和图片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教学形式,能够在辅助汉字学习时化静为动、化繁为简,把静止、繁琐的汉字形象化、简单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新鲜感受,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记忆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如:教“雨”字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再让孩子说说它像什么,有的孩子说像下雨时雨点打在窗户上,有的说像水滴落在墙壁上,然后引导孩子们把他们想到的画下来,学生很自然地就把雨的字形记住了。教“飞”字时,很多孩子画了正在拍打双翅飞翔的鸟儿、蝴蝶、飞机等等。他们的翅膀与飞的撇、点很像;再如教“跳”字时,我引导孩子联系生活实际,想出与跳有关的运动,学生想到了跳高、跳绳、跳远、跳舞……“你们能简单地画画吗?”我问学生。学生看到了画面知道跳离不开足,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生动的图画,让字形和字义在脑海里如动画般闪现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了他们的识字能力。思维导图与记忆生字的巧妙联系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运用思维导图围绕汉字加以联想,拓展识字范围。

  传统的识字教学在让学生了解汉字的音、形、义之后,只是让孩子简单地会组组词,形式单一,很难让源于:学生保持兴趣,而思维导图强调学生思想发展过程的多向性、综合性和跳跃性,特别是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已经接受了很多知识,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将多种信息和所学目标有机联系,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绪任意驰骋,围绕一个汉字一边思考一边“涂鸦”。教师可以让孩子由此联想到一些词,几句话,甚至几首诗。这样不仅丰富了学习方式,充分刺激大脑,其乐无穷。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认识了课本之外的一些汉字,拓展了识字的范围。

  3、运用思维导图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系统有效地识字。

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虽然量多形繁,音义繁杂,但其也有拼音文字难以企及的优点:汉字是最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像积木一样,可以灵活地拼形。形声字是基本字和偏旁部首拼合而成的。学生熟悉了基本字以后,可以很快地熟悉一大串字。例如利用声旁归类,带有同一种声旁的字往往读音相似,字形相近,容易混淆,教过“晴”字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带有青的字:清、请、睛、蜻……再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字的特点编顺口溜归归类:青有了水才能清洁干净,太阳出来了才是晴天,目也叫眼睛,蜻蜓是昆虫,说话要用请,于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与综合画出了这样的思维导图,一列火车“青”是火车头,而晴、清、情……是一节节车厢,一朵花“青”是花心,而由它而来的字是花瓣。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新旧知识加以归类,并展示交流,加深了同一类字的记忆。孩子通过自己的分析与综合把一些类似的字归纳在一起画出一些有系统性的思维导图,提高了识字的有效性。

4、充分利用教材创设写的情境。

我们的语文课本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许多课文都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场景歌》一课为例,结合教学的实际与现实生活,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动笔的兴趣应和平时的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充分地挖掘课文中写话资源,以课本为载体,将课本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给学生搭建语言交流和动笔的平台,重点在于让孩子积累各种量词,用这种图示的方式记忆,孩子记得比较牢固。

(二)、通过方法指导,兴趣培养,使学生掌握“思维导图识字方法”,提高识字兴趣,有效增加识字量。

    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边识字边画图,使枯燥无味的笔画结构和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诱发了学习的兴趣。

(三)通过研究探索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步建立基于“思维导图”的识字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帮助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升教师们的合作团队精神及教科研能力。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部分学生对于识字仍然存在畏难情绪,识字质量得不到保障。鉴于此种情况,在下一步的研究实践中,我们需要多多对这些学生进行鼓励,并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展示活动,是他们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识字的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