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需要防止五种爱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教育就是点燃、唤醒,那怎么点燃,怎么唤醒?家长需要防止五种爱对孩子的影响。
第一种是溺爱,让孩子变得无情;第二种是替爱,让孩子失去生存的能力;第三种是骂爱,让孩子失去了自信;第四种是霸爱,让孩子很无奈;第五种是乞爱,让孩子没有自尊,对孩子是伤害。
几年前卢老师爱人住院的时候,医院里有一位退休的老主任也在病房里住着,来看他的只有他的老伴儿,也是医院退休的主任,一直没看到孩子来。
有一天来了个带着孩子的男子,说他是他儿子,从国外回来,在病房待了15分钟就走了,儿子原来是带着孩子去西双版纳玩半个月后回来见老人一面就走,从此再也没来过。后来老伴也不见来,护士长说摔倒了,也住院了。今年老人去世了,老伴也去世了。三个孩子在国外,没有一个回来,没有一个吱声,只要走了老人所有的钱,连工资都要走了,两位老人的后事都是他们学生帮办的。两位老人为中国医学贡献了一辈子,而三个孩子除了钱不认他们了,是我们想要的吗?溺爱,让孩子变得无情,我们过多的溺爱、过分的关心,无止境的满足,让孩子变得无情无义。
种下分享的种子,生出在乎“你”的心
家庭教育不是学科教育,是生活能力的教育,家庭教育不能只关注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如何育人,对孩子不能溺爱、霸爱、乞爱,要让孩子学会分享,当孩子向父母分享时,父母不要拒绝,要欣然接受。
我儿子在幼儿园表演节目,获得两颗巧克力站起来跑到后面家长席说,“妈,分你一块”,我说“谢谢”,张开大嘴当场吃掉,孩子得意地回去了,旁边一个妈妈羡慕地看着我,这位妈妈的儿子两块都吃了,瞅都没瞅她一眼。
我儿子4岁时看爷爷炒菜,分来一盘,他问爷爷为什么分出来一盘,爷爷说,你妈还没回来呢,你大姨还没回来呢。有一天,他悄悄跟我说,妈,我告诉你个秘密,谁晚回来谁合适,爷爷留的都是最好的。
他上六年级有一天给我打电话,“妈,早点回来,有好事,”我说“好啊”,后来打了三次我都没有接,那天报纸出问题了,我9点才到家,孩子都睡了。我妈说你儿子没白疼,今天跟爷爷学炒虾仁,炒完给你打电话,你没回来,他把最小的最难看的都吃了,把最大的、最好看的都留给你了,我当时含着眼泪吃了儿子第一次炒的虾,真香。
家庭教育中6种爱的方式
第一,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目光是有能量的;
第二,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微笑是爱的符号;
第三,用爱的语言激励孩子,爱的语言是正能量,恨的语言是负能量,我们每个人都要给孩子一个能量场;
第四,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爱是藏在细节里的;
第五,用爱的规则约束孩子,爱是需要规则的,不懂规则的孩子在世界上会处处碰壁;
第六,用爱的行为影响孩子,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脊背长大的。
父母要学会“使用”孩子
父母还要学会“使用”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孩子做事情的时候,要学会夸孩子“有儿子/女儿就是好”,让孩子具有自信,觉得“我能行”,在父母的肯定中长大,拒绝对孩子出现挑剔的、不屑的眼光,比较的、不满意的语言,不信任的行为,爆裂的、恐惧的、焦虑的情绪,这些都是家长在无意中会表现出来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家庭教育的本质就是影响,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给孩子播下什么种子,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唤醒孩子内心充满生命力的种子,能够让每个孩子都精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