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三
(2025-01-18 10:12:23) 活着,是一个很有内涵的词语。如果你问我是怎么理解?在没有看余华写的《活着》这本书前,我对“活着”,只是很简单的理解为父母给我们生命,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好好生活,为了父母儿女亲人好好活着,这就是我对活着的理解。
看完余华的《活着》,我有太多的感叹太多的感概,但是又觉得很难去说,很难去表达。关于“活着”的话题。或许你会觉得“活着”这个话题很广泛,很严肃,谈起来会觉得有压抑感。余华的《活着》这本书,其实就是教你如何对生加以崇敬,如何对死敬而远之,如何去理解活着的意义。
一、人的良知有时候在某一个深刻的事件激发下,会被从新唤醒。我来简短介绍一下故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事件。主要是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由社会上的阔少爷变成了什么都没有的佃农的人生经历,由“福贵”少年无知到迷茫活着,然后是无视自己妻子的艰辛,无视自己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与关爱,无视亲人们对自己的爱,也无视了自己对妻子对父母们的责任。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死把“福贵”从生活中唤醒了。让他意识到自己没有了依靠,促使他要开始为谋求生而开始努力了。主人公“福贵”从一开始无所事事的“阔少爷”慢慢转变成家里最重要的“顶梁柱”。看到这个转变,我开始对故事里主人公“福贵”的形象慢慢开始有了改变。
二、不幸的生活之后,可能是更不幸的打击在等着你,苦尽不一定甘来,但是你还要坚强的
为自己活着。福贵父亲被活活气死之后,母亲也永远离开了他,对于母亲的逝世,“福贵”对自己有深深的自责,一下子失去了父母让“福贵”体会到了悲伤与伤痛。养育了自己的父母纷纷离开,自己都还没有好好地去孝敬父母,去关心父母,父母就已经离开自己。当“福贵”还沉浸在父母都逝世的忧伤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这时候传来了自己儿子“有庆”死亡的消息,再一次给“福贵”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看到这里,我感慨了一下,“福贵”是个很不幸的人,面对父母逝世之后,又要面对自己儿子死亡的消息,再次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女儿出嫁后,没过几天好日子,产后大出血死亡,女婿二喜又落水死亡,小孙子和他相依为命,大家都以为这样该好好过日子了吧,结果小孙子因为吃熟豆子喝水撑死。一连串的打击,没有把福贵击垮,他和一头老牛相伴活着。
当时,看到这一幕幕都觉得很伤感。主人公“福贵”的人生是很不幸的,活着对于“福贵”来说或许是件很痛苦的事情,面对亲人一个个的离开。想起自己,真的很幸福,因为我还活着。活着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以这样说,读完了余华的《活着》我感受到了一种精神,感受到了一股正能量。“福贵身边”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的离开,一个一个的远去,主人公“福贵”仍然还很坚强好很乐观地活着,尽管他失去了情人之后,走的那段路很平庸,很艰辛。亲人们的离去,固然会对“福贵”是一种打击,但是重要的是还要勇敢坚强的活着,我们活着并不是为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自己。
三、生活不易,活着就很美好,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好好活着。
《活着》这本书故事很简单同时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还有他从一个无所事事的阔少爷变成家里的顶梁柱,这一转变过程,带给我很多感慨。同时,书里有很多话都引人深思,让我们对活着这个简单任由内涵的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很漫长的,同时也很艰辛,也很坎坷。漫长的人生会遇到什么人会遇到什么事情,你是完全不能预测到的。但是能活着就是好的,活着需要有勇气,是勇气让我们可以勇敢面对所有的困难,所有的艰辛。
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是幸运的,和主人公“福贵”相比起来,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新时代,整个国家安定团结,人民生活比较幸福和谐,经历了疫情这场灾难,全国上下不仅没有压垮,而是更团结了,整个社会充满了正能量。到处是助人为乐的事情层出不穷,社会矛盾问题逐步化解,人们相信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逐步增加,让我们充满了安全感和幸福感。如果你要问我全世界哪个国家更安全、更幸福,我会告诉你,那就是中国,今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虽然我们的生活还不是十全十美,但是我们的国家,还有每个人都在努力去争取,未来可期。
我们
要告诉自己,要好好的活着,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珍惜父母带给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是属于父母的,社会的,我们没有放弃生命的权力和理由。所以我们要好好活着,为了国家和家人,为了活着而活着。
前一篇:读《活着》有感二
后一篇:《三国演义》精彩片段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