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再小,也是有感受的,即使小宝宝听不懂,他也会从你“咬牙切齿”的表情里感受得到你对伴侣的不认可不喜欢。而大一点的孩子就会产生心理阴影,认为爸爸或妈妈不好,就是自己不好,这样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压抑,自卑,不自信,没有安全感。
非理智的父母总在孩子面前指责抱怨对方不好,甚至有的父母还会因此而迁怒孩子。
“你看看你,啊?和你爸一个德行!“
“你就和你妈学吧,能学出来好吗?”
还有些离异的家庭,孩子去妈妈那里,妈妈就没完没了的说爸爸没良心没责任心,不要她们娘俩了,缺德,不是什么好人。孩子虽然不愿意听,但也没办法,只能任由妈妈抱怨。
孩子去爸爸那里,爸爸又说妈妈心眼小,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不孝顺老人,不会管孩子。以后离她远点…..
孩子毕竟年龄还小,不懂如何分辨是非,他不知道到底应该去哪,父母都是自己最亲的人,难道自己最亲的人都不好吗?父母都不好,自己是不是也不好?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感情解体,亲情孩子,父母的责任还在,何必在孩子面前一味说对方的不好?伴侣是你自己选的,总当着孩子的说彼此的坏话,除了一再暴露你的眼光差以外,还能说明什么呢?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请理智一些,大度一些,宽容一些,纵使对方已不再是你心头最爱,纵使你已与对方恩断情绝,也留一丝最后的体面给自己和孩子好吗?最关键的是父母彼此的指责与埋怨,会让孩子深陷没有爱的生长环境。
夫妻总对孩子说彼此的不好,这其实是非理性的家庭,会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被嫌弃,甚至负罪感,因为孩子是父母生的。总说对方不好,孩子会认为是自己不好。如果父母已经离婚的话,这就是非理性离婚。除了以上不良影响以外,还会让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
前段时间热播的《小欢喜》英子之所以会患上抑郁症,也和父母之间关系不好有直接的关系。
当年英子的父母,宋倩和乔冠东只因为一场解释不清的误会而离婚,离婚以后宋倩和乔冠东视如仇敌,宋倩极不情愿乔卫东来探视孩子,经常在孩子面表示出前夫的厌恶与不满,两人在孩子面前经常互批对方,抱怨,指责,互说对方的坏话。
英子就在这样缺少父母共同关爱的家庭中长大。做为高考生的英子,长期以来压力过大,又因为妈妈不同意自己所选的志愿学校,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再加上父母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抑郁症不断加重,成夜成夜失眠,后来离家出走。
这时候的宋倩和乔卫东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求助于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给的建议就是:不要再在孩子面前说彼此的坏话,并告诉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做朋友,而不是仇敌。
宋倩与乔卫东为了孩子从假复婚,到真复婚,英子的抑郁症也慢慢好了起来,最终去了自己心爱的南大。
当然电视剧的剧情总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而生活中的父母会不会也和宋倩与乔卫东一样,能真心在教育问题上悔悟呢?
理智的父母不会在孩子面前说彼此的坏说,当遇到双方意见不统一,或者父母分开的时候,他们会对孩子说:“爸爸是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可人与人之间的想法就是可能完全一样的呀?”妈妈生气是不对,可生气的妈妈也可以变成好妈妈呀,就像你以前犯错,把错误改正了不还是好孩子吗?”多去维护对方的形象,好好正视与对方意见的不统一。要在孩子心里留下,爸爸妈妈都很爱我,爸爸妈妈都很好的良好印迹,我是被人喜欢的,爸爸妈妈都是认可我的。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中才会依然有爱,有温暖,有阳光,不会遇事只会抱怨,也很少会走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