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课堂走向深处让学习真正发生》

(2020-08-07 22:33:50)
分类: 学习记录

《让课堂走向深处 让学习真正发生》

2020年7月末,兰山区小学数学梯队群组织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兰山梯队教师培养”2020年第一次主题教研活动,两天的学习,虽有些迷茫,但也受益匪浅。

7.30上午聆听了郭华教授“深度学习的内涵与意义”和罗滨校长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改革。

郭华教授通过浅层学习、心理学意义的深度学习,以及教育学意义的深度学习的特点分析,诠释了“深度学习”的内涵,又通过对深度学习的性质、内容、过程、任务和目的等方面的解释,对深度学习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同时,郭华教授讲述了深度学习的特征。最后,郭教授指出深度学习是现代教学应该有的样子,深度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把静态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活动、将知识与学生建立起现实的意义关联、让学生具有“生长性”,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等方面。

罗滨校长通过现实教育教学中学生、老师、校长三个层次的案例引发大家思考,并指出传统教学的弊端,进而对深度学习进行了再思考。罗校长对深度学习的研究比较深入,通过对“五要素实践模型2.0版本”的解读,让我们了解到在主题、目标、评价、任务、反思五要素中目标先于内容,评价先于任务,更知道反思的重要性,它贯穿于深度学习的每个环节,并促进教学改革。

随后,郭教授和罗校长耐心回答了实验区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让我突然有所触动的有两点:一是有关“大单元教学”的解释,这其中提到了“纵向大单元、横向小单元、课时微单元”这几个内容都有联系、有重复,提醒我们要有结构化思想,把握学科整体。二是“如何促进全体同学的发展”中提到了让学生参与活动,活动的对象是知识结构,不是一个个文字,只有学生动起来才能获得成长。

上午迷雾团团,下午渐渐拨开迷雾,梯队群每个小组的代表老师都讲述了一个单元主题学习的案例,通过几个老师的讲解,首先,我们明白了主题的确定要以课标、教材、学生和核心素养等方面为依据。其次,单元学习目标的确定和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从整体出发,注重前后联系,重视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迁移等。此外,张美菊老师“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报告,让我们对深度学习的了解更加明朗。

7.31上午我们观看了四节基于“深度学习”设计并开展的课堂教学,虽然这四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但是本质却是一样的,都显示出测量的本质就是度量单位的累加。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学会方法,利于以后相似知识的自主学习。

紧接着,臧主任对“度量的承重墙和隔断墙分别是什么”和“如何建立度量的承重墙和隔断墙”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解说,让我们对四节课的认识更加通透。

下午的线上研直播,通过观看课堂教学案例和研讨,以及不同专家老师的解读,让我们对深度学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两天的学习硕果累累,但是,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究,让我们的课堂真正走向深处,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