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反思
(2014-02-07 12:22:16)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最高的年级,因此,歌曲难度较大,在教学中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将这学期的教学反思作一小结。
第一课《同一首歌》
第二课《草原牧歌》蒙古族特有的短调民歌热烈而悠扬,硬朗而豪放,男生都十分喜爱。但是五度、七度音程的大跳,学生们掌握的不是太好,以后应多练习。同时,民族歌曲教学中共同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在一堂课中整合这个民族的民风、民俗、舞蹈、民族音乐常识等问题,使课堂节奏紧密而有序,更利于教学,还应更好的研究。
第三课《多彩的美洲》 两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同样吸引打动了学生的心。《拉库卡拉查》的副歌部分的弱起是教学的难点,弱起前的音符时值要唱准,不然弱起拍不能及时跟上,整个节奏就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副歌的第一句要接准确。《红河谷》在唱时,应注意气息,保证乐句的完整性。
第四课《芬芳茉莉》 这一课是以茉莉花为主题来编写的。欣赏四首同名却不同风格、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以及根据民歌《茉莉花》改编的《图兰朵特》中的选曲《东边升起月亮》。我在对比时将几首歌曲的主旋律分别找出,并进行对比。这样学生理解了教材编写的目的;也了解了歌曲流传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地域人文对歌曲的影响,所发生的变化,但却万变不离其宗,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具代表性的《东边升起月亮》是一首外国歌曲,其历史文化底蕴是十分深厚的,学生听了后十分感慨。
第五课《神奇的童话》 这一课选取的都是中外著名神话故事音乐,通过对神话故事及其背景资料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表现的故事内容,同时,了解多种乐器的音色,体会乐器表现的音乐形象,理解音乐家为什么选用这种乐器来表现这个音乐形象,创设环境让学生也试着挑选乐器来表现音乐人物形象。课后让学生发挥想象,根据音乐故事写一片小短文,出乎我意料的是,许多同学写的十分生动,有的甚至写了三到四张作文纸。这说明这一课的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我也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多运用一些,看似与音乐无关却紧密联系的好的教学方法,使音乐课变得丰富多彩。
第六课《劳动的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