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
兴安街道田家林小学
记得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第六年,班上有个学生叫苏美,身材个头恰当好,又能说会道,是个长得挺可爱挺漂亮的女孩。可是在学习方面她给人的感觉就没那么好了,上课时思想老是不能集中,开小差是家常便饭,做作业时动作很慢,老是磨磨蹭蹭,而且不肯动脑筋,在校经常抄袭作业,回家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而且还特爱打扮。于是,我找她谈话,希望她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争取表里如一,力争进步,争取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女孩。她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背后却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她依然我行我素,毫无长进,每次我都要被她气晕了,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她不可救药了,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眼睁看一个学生堕落下去,不能因一个学困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她的表现,或许是她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或许是她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该如何去做。
为了改变并转化苏美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我先让她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帮助其树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于是我找她当面谈话
“你想改正自身的缺点吗?想做一个既讨人喜欢有表里如一的好女孩吗,你愿意去做呢?”她涨红了脸“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是!”后来,看到她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每当她有一点哪怕小小的进步时,我都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她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她。她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有了正确的审美观。
为了提高她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她,感化她,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她同桌,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帮扶力量。有时,这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她不太乐学,老爱臭美,出风头……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她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她,我还鼓励她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她同桌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加上她自己的努力,她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她学习上更努力了,上课听讲认真了,外表也朴素多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看到这些,我心里乐滋滋的。后来,有一次我找苏美谈话,她说:“老师,很多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他们吗?特别是我同桌!”我笑了,说:“你进步了,更懂事了,你的心灵和外表一样美,我真替你高兴。”这件事更使我理解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的内涵,我们的孩子真的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
从这个教育学生事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做一个爱心+智慧型班主任要做到:
一、关注学生,爱心感化。
教育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苏美这样的孩子,要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她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以理”,用师爱去温暖她,用情去感化她,用理去说服她,从而促使她主动地认识自己并改正缺点。
二、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班主任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思想行为的指导者,同时也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班主任要以其敬业精神、负责的态度、良好的自身表率,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要善于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和激励学生,且以一人带多人,充分发挥学生的帮带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从而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好学生。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三、结帮扶对子,友情感化
同伴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同学的帮助对苏美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她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使她感受同学对她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及快乐,使她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友谊的纯洁,感受到生活的美,而不是自己外表的美!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这样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爱心+智慧型班主任要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要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学生为重,并处处施以宽容,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才会使他们拥有自尊、充满自信,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