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2014-06-04 11:24:32)
标签:

育儿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3XKT-YJ170

 

课题名称

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

负责人

潘婷

所在单位

灞桥区十里铺街办交大思源第四幼儿园

结题报告

关键词

3——6岁幼儿   观察能力   培养   研究

结题

报告

摘要

   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客观事物的心理过程,需要进一步通过幼儿观察的系统性。通过对小二班幼儿观察能力的长期培养,发现幼儿还是能够树立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发现身边事物的变化,并且主动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教学活动,此项活动在课题结题后还是需要长期开展下去,用对小二班的教学成果推广至全园幼儿,以此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一)课题研究背景

    观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是人们思维、想象、理解、表达等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观察,是人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观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是人们思维、想象、理解、表达等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3—6岁的幼儿对于外界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总爱问“为什么?这是什么?”等各种问题,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提出:“观察、观察、再观察。”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才能使幼儿在认识事物和及日常生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具备持续的观察能力,获取丰富的感知材料,由此对事物加深认识和理解。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引导幼儿有意识的观察书上图画、生活中的事物、自然景物,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使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不断地发展。通常提到观察,大家想到的就是眼睛,到要达到最终的目的,光靠眼睛显然还不够,要学会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希望通过课题研究以多种形式开展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形成以幼儿观察能力培养及家园共育为特色的园本课程。培养孩子的观察还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要确立观察目的、制订观察计划,培养孩子浓厚的观察兴趣,在教育孩子注意观察事物现象的同时,去探寻事物的本质。这才是观察的目的。

  (二)界定

    幼儿园小班   观察能力    培养策略

观察能力:观察力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很有价值,它是孩子获取更多关于身边事物信息、丰富表象、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基础,对于想象力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奠基意义。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习惯和观察的能力十分重要。

观察范围:我们在教学中对小班幼儿观察力的发展作了些探索,从中发现幼儿的观察力是与对观察对象的兴趣、观察方法和对观察对象的认识基础都有关系。如果培养起孩子的观察力,他们就不会感到无聊、厌倦,相反充满热情和好奇,不断地探索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甚至社会现象。

观察目标:兴趣是幼儿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幼儿有了观察的兴趣,就能吸引他们主动关心周围事物的变化。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中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本园幼儿分年龄阶段达到一定的观察能力,结合幼儿园实际工作来开展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

    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引导幼儿有意识的观察书上图画、生活中的事物、自然景物,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使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不断地发展。希望通过课题研究以多种形式开展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形成以幼儿观察能力培养及家园共育为特色的园本课程。

1.指导孩子观察时,注意启发他与想象紧密结合。恰如其分的想象,会使观察插上翅膀,意境更加广阔。

2.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观察自然和观察社会的机会。观察小猫小兔,观察市场上的繁荣景象,观察大街上一幕幕的场面……这对于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丰富写作内容,提高整个学习效率,都有重要作用。

3.应该向孩子明确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教给观察的方法。比如观察一个字,观察力强的孩子能很快地把寓于生字中的熟悉部件看出来,或把形近字、音近字之间的细微差别区别清楚。观察景物、要有远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的顺序。观察的目的决定观察的方法:这好比木匠看木头,先看木头的长和粗;用木头烧火的人,先看木头的干湿;森林学家看木头,先看木头的年轮和想象它的生长过程。

4.应该培养孩子观察的主动性,尽可能让孩子多参加活动。比如星期天带孩子外出参观游览,都要让孩子带着观察的任务离家, 一路上边观察边思考,回来后写篇日记或作文。孩子观察得越细,印象越清晰,文章就可能写得更生动,更有真情实感。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我园小二班的幼儿进行观察能力培养的研究,实现幼儿的观察能力的培养,确立观察目的、制订观察计划,培养孩子浓厚的观察兴趣,在教育孩子注意观察事物现象的同时,去探寻事物的本质。

   (二)研究内容

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在后面的课题研究过程就按照拟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有的研究需要上网查询,有的需要提炼以往的教学经验,有的需要问卷调查、有的需要幼儿家长配合。

   我们在9月对小二班家长进行宣传,希望家长配合老师来做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10月通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让幼儿观察树的种类、特征、树的各个部位等来体现幼儿观察能力的提高。11月让家长带幼儿利用周末的时间对树进一步的观察和认知并让家长对幼儿这两周的观察内容进行及时的反馈,教师对家长反馈的纸质内容进行分析并保存,12月给小二班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收集资料教师对这一个月的幼儿的观察结果做对比分析,总结每名幼儿观察能力的提高程度。2014年1月幼儿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小一班和小二班同时开展绘画活动《树叶粘贴画》,教师课后对两个班级幼儿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好的了解小二班幼儿的观察能力。

   (三)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分析比较法等

   (四)研究步骤及过程

1.准备阶段  2013年4月,申报课题.

2.2013年9月,确定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3.行动研究阶段 2011年10月——2014年1月,通过对家长宣传、问卷调查、家长反馈、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能力对比分析、教师做相关的教学活动等方式来体现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哪些成就,及时搜集各种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4.总结阶段 2014年3月,完成课题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观察欲望时很强烈的,但是家长在生活中并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及培养,通过我们此次研究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很多家长也和我们分享了孩子的点滴变化。在教学对比展示中让我园的教师清楚的看到经过近一年时间里小二班孩子的整体变化,不论是对图片、课件、教室等事物、人物的观察能力都有细致的变化。我们也将在研究中一些适宜的方法运用到了教育教学、户外活动中,使我园全体幼儿都能提高观察能力。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客观事物的心理过程,需要进一步通过幼儿观察的系统性。课题结题后,在全园推广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去观察身边的所有事物,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幼儿教师网:《如何培养幼儿园孩子的观察能力》

2.未来出版社的教师用书。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