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2016-05-27 16:21:37)分类: 课题成果 |
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着探索、充满着思考的化学世界。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恰当的、有效的化学问题情境.
(1) 通过化学实验来创设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充满着新鲜和好奇的心理情景中完成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进入化学世界。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化学实验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新教材中实验比较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资源演示,或者让学生配合完成实验来引发思考和讨论,也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对同学们提出的猜想和假设进行验证,这样通过实验创设一种很好的化学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2)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化学情境,贴近生活,学生更易接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一节时,我结合实际,让学生观察自己课桌上的饮料瓶,家庭中的火腿肠,有些同学带的小食品包装袋的配料表,让学生找出着色剂、调味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等食品添加剂的分类的代表物,学生很快就按照要求找出来。这样即让学生利于生活中自己经常接触的物品掌握了食品添加剂的知识,还结合中央电视台的关于校园门口小食品添加剂超标的新闻报道,给学生进行了食品安全教育,可谓一举两得。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化学史、历史故事来创设情境
“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化学的历史是一部化学方法和化学智慧的历史,化学史上那些著名的实验和发现事例,是情景教学的优质素材。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个“科学史话”栏目,介绍了一些重要科学家和他们的发现。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科学史话,可是把学生带入到历史的轨迹中,去体验历史名人发明创造的过程,更好的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品德和科学精神。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授课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历史故事,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思考问题。比如讲到金属冶炼时,我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是一个喜欢炫耀自己的人。他常常大摆宴席,宴请天下宾客。每次宴会,餐桌上的用具几乎全是用银制成的,唯有他自己用的那一个碗是铝制品。为什么贵为法国皇帝,却不用高贵而亮丽的银碗,而用色泽要暗得多的铝碗呢?学生们的生活常识告诉他自己,银要比铝贵的多,为什么皇帝要使用铝制碗呢?这样的故事就使得学生产生了自身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学生会产生疑惑。而疑惑又促使学生展开思考。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在那个时候,冶炼和使用金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宫廷中的银器比比皆是。可是,人们才刚刚懂得可以从铝矾土中炼出铝来,冶炼铝的技术还非常落后,炼铝十分困难。所以,当时铝是非常稀罕的东西,不要说平民百姓用不起,就是大臣贵族也用不上。拿破仑让客人们用银餐具,偏偏自己用铝碗,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和尊严。
(4)通过社会热点新闻、事件来创设问题情境
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涉及到化学方面的知识情景。如果我们能够及时的抓住社会的热点新闻或者曾经发生过的事件,适时的引入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会对知识的认识更加的深入,还可以更好的学以致用。
在学习必修1中“金属钠的性质”时,引用网络报道,设计了以下的问题情境:在广州市珠江河段曾经出现过惊险神秘的“水雷”,
[4]
(5)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化学情境
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早已走入了课堂教学,它能把生动的图像、清晰的文字和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化学情境也是一种很直观、简介的方法。比如在学习“改善大气质量”这一节时候,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工厂烟囱的浓烟,汽车尾气、森林火灾、火山爆发、室外雕像的腐蚀等等一些图片,直观的创设了化学情境,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另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方便的展示微观模型,在视觉和听觉上高效率地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教学情境,增强其效果。
总之,以上只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过的几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设置方式、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相互之间也有一定的交叉关联我们可以有选择的使用。前几天在听课时还学习到一种情境创设的方法:故意犯错法,就是教师在知识环节的设置中故意犯错,让学生在对知识的争辩中增强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创设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更好的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自觉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积极的参与到知识的的探究获取过程中,从而促进自身认识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