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者传奇

(2021-12-14 10:45:15)

语者传奇

 

张富英

 

《聊斋》自问世以来,就迷住了无数人,从此,一个清瘦的穷秀才,一部鬼神出没的书,成为世间谜一般的存在。

“乔老爷”词曰: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都到那心头来......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几分庄严,几分诙谐......此中滋味,谁能解的开。迷人的《聊斋》人人说,众说纷纭中,《聊斋》更加迷人,似乎个中谜,经乔羽老的解说,更是平添了几分。

聊斋人人评说,蒲翁三百余年后,崛起了一大批聊斋文化热爱者、继承者、传播者,以及实践者、探索者、奋斗者之中《寒灯夜语》“三剑客”,无疑其中然者。

蒲圣业(蒲胜业),蒲翁嫡传后人。据介绍,圣业父亲兄长,都致力于“聊斋文化”的收集、探求、研究并发扬光大。使命使然承继先祖以成家传。皇皇巨著《寒灯夜语》出版之际,圣业先生身体突发状况,不改初衷,竭尽所能,助推著作的顺利问世。

合作者金风,著作甚丰,文学功深厚,富学养,他是剧作家,尤善历史人物传记,在网络小说被热捧的就有他的《鬼谷子大传》。这股“金风”是被感召来的,属于心向往之,友情加盟,显见他是一位助力者。

第一作者,兄雁翔,更是与“聊斋”有着解不开的缘。自我结缘相识,老兄至今称谓我为贤弟,足见老兄之贤德。贤兄把沉甸甸的书稿重托于我,每每掩卷静,便会涌出一股思绪:蒲翁青灯著聊斋;周兄寒灯传夜语.......惯常沉迷于文字的我,陶醉之中,亦真亦幻般,与语者“把酒问盏”,提笔蕴词起来。

大道不畅,仙至神谕,世间宿以命托运,慧圆灵光化身去;冤魂魂托梦,阴阳难辨,文人常以文载道,世间正道是天道。蒲翁历尽世间万难,齐贤经圣,循道徒教化途也。喜笑怒骂均成章,疯癫狂痴皆存喻。

读章回式小说爱上文学的我们,读《夜语》特舒服、倍亲切。整部以对话为主,推进情节,尤以细节处见功夫。三位作者的功夫在编故事细节处下足了。场景的衬托很见功力,人物心境与命运,在场景氛围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轻描淡写的场景的设制,更加突显了人物的份量,二傻子、沈子农、王士祺、青霞、毕际有......人物众多,大都呼之欲出,演义世间百态,亦凡亦仙。“爷孙逗”更见蒲翁的风趣。明末清初的市井人物“粉墨登场”,个个血肉之躯,着实令读者忘却了皆是“隔世”的灵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于此重点谈一下“夜语”的“语风”。既有古白相间的描绘:“不敢,蒲兄过誉”“卑职失职,没有明察,大人恕罪”“唐秀才乃唐梦侄儿”......以及众人长、众人短的描述;也有现代叙述:“蒲松龄随着人群兴奋地走出了考场”“松龄听完,脑袋嗡地一声,松龄到家已是掌灯后许久”“济南府里的一处平民区内”

......;还有当下语调:“看把你能的”“二傻子啊,哈哈哈,你真看见学事和他家丫鬟干那个了?”“僻静的街道里,黑黑的夜连狗都不去叫唤”“知府高兴地读完说道‘好字,值钱!好词,有梦想!’”......;“更有创造性的调侃语:‘按摩使是什么屎’”(县令语)等;而“原来大人是皇上身边的,失敬失敬!”“末将得令”......显见是受到时下影视剧的影响。顺带说一下,小说中,涉及了除知府、县令、巡抚外,府学、团练、馆师、典狱、粮吏、巡检以及主博、师爷、学治三台等当时大量“职务职称”,只这一点,也足见作者广博的史学知识了。

主人公的命运更是在前后心境的对照下展露无疑。我们知道,话神话鬼,历来就不乏对蒲翁的质询。“松龄听完孙蕙所言,内心热血沸腾,这一句话打消了他所有顾虑,让自己仿佛溶于孙蕙的前程里,甘愿与之同沉浮。”将蒲翁早年学政入仕的心境刻画得淋漓酣畅。而在“孤雁北归,骨肉情深”一回,则道尽世间沧桑。及至济南面对朱缃“松龄本为布衣,几日之日,大人待若上宾,早已羞愧”,而对喻成尤大人,只能悲作无知地一笑“朝廷不缺松龄这般平庸之人,空怀报效之心啊!”“不敢高攀,实怕累了大人名望”,由此,一直在“飘”的蒲翁“实固”了。正可谓万千思绪,思绪万千,喜忧参半,死了考取功名之心。回见松龄动辄泪下哭诉,多次浑身颤栗,终来“松龄再不有遇蠢之思了”,从此才有了惊世核俗“搜仙记”! 

几多梦里慰藉,多是“点睛之处”,顿悟后“穿梭在回去的黑暗中”——内心光明!“人间百态,我已写成,还回去做什么”,两个“回去”,“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成了一个谜!

经年的编者,好为人师,也专爱挑刺,不挑点儿刺总觉得不舒服。大著在“聊斋”故事的来拢上铆足了劲下足了功夫,去脉上功夫欠了些。因而,情节的演进略显琐细,如几场拜访的开场,没必要寒暄那么多,有些语言太过“当下”化,如松龄夸儿子“儿子,能理解到这就可以了”“进步很大,但底子太薄......”又如前谈到小说语言的丰富多样时,那些深受当下影视剧影响的语言,就削弱了传记文学的文学性了。

当然,恢弘巨篇的价值在文化承传上,传记的意义在人文情怀上,迷人的《聊斋》迷人的蒲翁,“谜”一般的《寒灯夜语》,从中人人都会解出自己的“谜底”。蒲圣业的绝密家史、金风的风流才情、雁翔的家国情怀,正是“三剑客”的珠联璧合,才成就了《寒灯夜语》!语者雁翔,被誉为才子奇人,其人生经历自带传奇:从自学成才,到谱就纪念馆的辉煌,到激活图书馆的新生,再到博物馆的云卷云舒;继而老骥北漂、雁翔千里,在华夏大地上热心公益传播文明。可谓一路风雨一路歌。历史都是互相成就互相成全的人谱写的,何以贤兄贤弟,此为雁翔兄给予弟“见贤思齐”处!

蒲翁的喜笑苦笑,怒骂悲歌,于庄严与诙谐中,无不启迪之心。而今读《夜语》,语者的良苦,语者的期许,语者的传奇,同样让我们备受启发,于语深处,其行且珍惜!

 

 

张富英  笔名张戈、常青。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剧本评介中心主任、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副主席、华文作家网《作家报》总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