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张富英
作家张富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629
  • 关注人气:7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年12月03日《郭可慈、郭谦父子文选》新书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2020-12-16 06:37:39)
2020年12月03日《郭可慈、郭谦父子文选》新书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郭可慈、郭谦父子文选》新书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本报讯  123日下午,《作家报》、作家网、北京人文在线文化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在北京作家网会议室联合主办了《郭可慈、郭谦父子文选》新书发布会。

出席的嘉宾有: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著名作家、诗人、编辑家石英,人民日报社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全国人大新闻暨中国新闻奖评委王谨,《文艺报》美术专刊创始主编、《中国诗人生日大典》主编王爱红,中国文联《神州杂志》副社长、作家书法家毛晓春,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常务院院长,《科学导报·今日文教》主编笑琰,人民艺术家网副总编、知名作家马金星,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著名评论家刘北南,央视频媒体人谢明、陈兴,315记者摄影家网、中华文教网主编李月,《作家报》艺术世界执行主编刘利刚,著名媒体人、诗人书法家郭宗忠等人。

主办方出席的负责人有: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组委会副主席、《作家报》总编辑张富英,北京微电影产业协会会长、作家网总裁赵智,北京人文在线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潘萌,《作家报》副总编、本书作家郭谦及夫人邢志玖。

《作家报》总编辑张富英主持了首发式,作家网总裁赵智代表主办方,北京人文在线总经理潘萌代表图书策划、出版单位先后致辞。室外寒气凌厉,会议室内嘉宾们热情的富有诗意、哲理、睿智的发言,充满着温情,掌声不断,大家感到文化交流让人受益匪浅。作者郭谦做了满怀感激的答谢辞。书法家毛晓春、郭宗忠专门创作了书法作品赠送给郭谦以示致贺。

中国国土资源作协秘书长周习,《中华国粹》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李浪木,中国网编辑董颖,中外名人艺术院院长王道荣,新华社记者马亚茜,中华艺术家总编胡建军,人民日报海外版网站编辑杜海义,著名书法家孙敦秀、赵君、宋俱乐,著名诗人沉沙、马启代,著名词曲作家冰耘,本书策划编辑范继义,江苏南通通州区文旅局长原周建华,郭谦好友赵勇民、柳哲、李玉等人发来了贺电贺信。

 

(利刚  爱娣)

 



2020年12月03日《郭可慈、郭谦父子文选》新书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2020年12月03日《郭可慈、郭谦父子文选》新书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2020年12月03日《郭可慈、郭谦父子文选》新书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2020年12月03日《郭可慈、郭谦父子文选》新书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2020年12月03日《郭可慈、郭谦父子文选》新书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2020年12月03日《郭可慈、郭谦父子文选》新书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郭可慈、郭谦父子文选》新书发布会发言摘要

 

 

《作家报》总编辑张富英介绍完嘉宾后,介绍了图书作家郭可慈、郭谦父子基本情况,他说:郭谦从文坛外的高手走进来,如今已经成为文坛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作家和文化传播者,他是我们《作家报》的一张响亮名片。他与作家网渊源也很深,他一直说赵总对他支持很大,本次在作家网会议室举办活动也是他的心愿,这必将促进我们两家单位的进一步融合与共赢。

 

作家网总裁赵智代表主办方讲话致辞:我们这次会议是临时定下的,周一预备会,周四就成功举办,这体现了我们办事的效率与速度。虽然准备工作有点仓促,但邀请来的都是文坛大家、名家。对《郭氏父子文选》我是三天前看到的,其内容丰富多彩,很有分量。我第一次看到当代父子作家的合集,这本书表现了郭氏父子间的深情,揭示了父子传承的现象……与当前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家族传承、家庭传承的时代节奏很吻合……从这本书里,我发现郭氏父子的书不仅是文学书,也是文史书、评论集、杂文集、随笔集,甚至把书画、照片等诸多内容融和在一处,在多个方面均有深度和看点,是文学、文史、艺术、文化的大融合,而且这本书融和的很巧妙,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感觉,有思想的深度……

 

北京人文在线总经理潘萌代表图书策划、出版单位致辞:郭谦先生是我们单位的老朋友,我们曾合作出版过他的《盛唐十大诗人交往录》《甘泉清音》《中国百体书法概述》。他的每一本书都有新亮点、新创意,受到读者的青睐,我们单位愿意与他长期合作,共同发展。

 

作者、著名文化学者郭谦向嘉宾们汇报说:这本新书是我出版的第15本中文著作。我父亲郭可慈先生是一位精通汉语、英语、俄语写作的作家、语言研究学者,他留下了两个遗产:一是他勤奋写作的精神,他得了癌症住院的病床上也写作不息。二是2002年他去世留下遗著《现代作家亲缘录》,他写了20万字,约75个作家家庭,我增补了25个作家家庭,进行了修订、扩编,2004年出版。我父亲生前出版过12本英语著作,曾印行了两本中文书,他的第二个遗愿是正式出版中文文集,如今完成了父亲生前的心愿,我也了结了压在心头的情结。

我要讲的第二件事:为什么我要选择文史出版社出书?因为我父亲与我不仅写文学作品:散文、游记、书评,更主要的是我们都搞文化史研究。在我父亲遗著《现代作家亲缘录》启发下,我完成了《走进文化名门》丛书(包含《影响中国的文化世家》《感动中国的文化家庭》《震撼中国的文化伴侣》《闪耀中国的文化星座》四本书)130多万字巨作的写作,这套书涉猎136个家庭、家族,2006年海南出版社出版后,被文坛许多专家称好,并称为现代文化史记,2011年崇文书局对该书进行了再版;之后,我在文化史学方面更加下功夫,2014年我出版了唐代文学史横向研究研究著作《盛唐十大诗人交往录》,那是一本唐代文学研究扛鼎之作。2019年我出版了《中国百体书法概述》,填补了书法史的空白。这次新书中精彩的地方之一:我又写了10个文化家庭,也是我两套文化史著作《现代作家亲缘录》、《走进文化名门》的补充与延续。

我要讲的第三点,我的散文随笔集《甘泉清音》,其中《竹赋》《骆驼精神颂》2013年被语文出版社收录入语文诵读教材,这次我的文选中散文精彩之处,我写了《祖国颂》《泰山颂》《青州颂》《平遥颂》《西安颂》等十篇颂文,这些文章用白话文写(历代以文言文写赋颂赞的)物事,朗朗上口,便于流传,也是我以后写作的一个探索与方向。

出书是人生的阶段性总结,我会以此为起点,向更高的顶峰登攀,过去很多师长、朋友对我帮助很大,我也希望今后得到在座朋友进一步指正、鞭策、鼓励、帮助和支持。”

 

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人民日报高级编审、著名作家石英最后说:郭谦是一个孝道之人,他把父亲的作品勾陈、发掘、发展这是人生最大的孝道,这不是新的创造和发现,而是心灵深处对父亲的敬意,才让他时刻想着怎么完成父亲的未了心愿。他父亲给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遗著,关键他能知道父亲遗著的价值,并且不断去挖掘、开拓、发展、光大……这是可贵的大孝!他父亲与我是同辈人,是一个默默无闻搞学问的学者,他写文章是一种爱好、一种兴趣,写作不图名利,所以能写出生活里的真味。如果郭谦不编辑这本书,我们也不知道郭可慈这样精通三国语言的作家和学者……这本书有特殊的文史研究价值。

 

人民日报社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全国人大新闻暨中国新闻奖评委王谨先生评论说:首先我祝贺郭氏父子的文选的出版与发行!初步翻看了一下这本厚重的父子作品,我有这样三点感受:即作为文化学者特别是作家,如何留意生活、感悟生活、写真生活?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家要写好自己的作品,必须留心身边的生活,留意身边生活的故事,特别是故事中的细节。郭氏父子都能留心自己周围的生活细节。郭氏父子在留意生活或阅读前人文章或文史时,难能可贵的是能感悟生活,感悟前人成果,并从从生活细节和自身感悟里提炼出独具悟性的想法、感受,从而写出朴实、真挚的文章。这本书尤其在文史研究方面的特色很突出。我认为,这本书既不是纯粹的文学,不是纯粹的文史,也不是纯粹的评论或游记等,而是融合了多种体裁的作品。比如,郭可慈先生在《书籍——生活的明灯》《我读散文》等文章里,把自己的感悟写得很深刻,很有滋味……本书另一种特色,是写真生活,真真切切地写身边真实的人、真实的事,图文并茂,与虚构的小说不同,具有品读的价值,具有文史意味。郭谦先生以文尽孝,以文传承家风,也起到正能量作用,很有社会意义……

 

《文艺报》美术专刊创始主编、《中国诗人生日大典》主编王爱红先生说:这本书内容广博,富有可读性,很多文章读后令人有所启发、感悟、感叹等,促使我们对文脉的传承更加重视……我与郭谦先生交往了很多年,我很钦佩他不断求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中国文联《神州杂志》副社长、作家书法家毛晓春先生说:我和郭谦先生交往已经有了十多年,他具有谦谦君子之风,说话彬彬有礼,有学者的风度。第一次见面我拿到了他煌煌巨作《走进文化名门》丛书,令我顿生敬意,并觉得有幸与这样的师长交往,他也像一面镜子、一把火激励我前进。他的文章写得不温不火,就像坐在西湖边上欣赏风景那般优雅……这次回京能参加他的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件幸事。我回去将慢慢细品他的图书,希望能写出我的感想来。我带着诚心来,带着满意而归……

 

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常务院院长,《科学导报·今日文教》主编笑琰先生说:我重点看了上册郭可慈先生的文选,老一辈作家严谨而纯朴的文风在文字中不经意地流露了出来,让我回忆起过去的时代……郭谦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他写作很勤奋,笔头快,到一个地方写一个地方的游记,写得很真切。他自我定位是文化学者,确实他在文学、文史、书画艺术、教育诸多方面都是行家里手……这本书图文融和、图文并茂,图片选的好,精致,配图的地方恰当,这样让读者读书时更有滋味……郭谦受父亲的影响走上了文学、文史写作大道,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我们朋友都希望他继续走下去,创造新的辉煌。”

 

人民艺术家网副总编、知名作家马金星先生说:今天可谓高朋满座!我家中有几本郭老师的书,我经常翻读,他是一个文化大家,很多文章很精美、耐读,有幸拿到这本新书,这本书是言传身教的经典,我会花时间慢慢去品读……

 

著名媒体人、诗人书法家郭宗忠先生说:郭谦是我同姓的本家,读他的文章很亲切,我忽然想起曾国藩的家书,曾国藩告诫子女如何做人做事,这本书里有很多实例也展示他们家庭良好的家教模式。如书中描述父子师生关系时,郭谦在高中时期与一个同学闹矛盾,郭可慈先生没有责备别人,而是教育批评自己的子女,体现了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家教家风。书中他妹夫为岳母洗脚等文章都让人感受到这个家庭的美德。书中体现出郭老先生对文学、文史、戏剧、书法诸多方面修养,也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郭谦向各个方面发展,多才多艺,良好的家庭文化起到了耳染目濡的作用……

 

315记者摄影家网、中华文教网主编李月女士说:郭谦老师是我们的老朋友,我们经常一起搞活动,一起研讨问题,我喜欢读他的文章,更希望他的颂的雅韵风格更见精致,品他的书画,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先生说:从这本书中我觉得郭谦先生从小就把父亲作为学习的楷模,学习父亲的研究精神,以及多方面进取的态度。书中记录很多这样的往事……书中还有郭谦探求郭子仪家族家谱的文章,郭子仪是古代忠孝节义的典范,郭谦不断的求索家族线索、踪迹,说明了郭子仪的形象在他心目中的份量,我们也可以看到源远流长的郭氏家族文化对他的熏陶、影响……

 

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著名评论家刘北南先生说:我是搞艺术评论的,我今天不从评论角度讲话,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从郭老师的书中、文中我们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力量,我们每一个人可以不写不画,但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诗歌、绘画等艺术,不能缺少书籍,我们不能缺少好书良友,不能缺少能写出好书的人——正如郭老师这样的人……

 

《作家报》艺术世界执行主编刘利刚先生说:郭谦先生年年出新书,我每次参见他的活动都有新启发、新促动、新感受,我也会跟着他的步伐,不断学习,向前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0.11.30
后一篇:2020年12月20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