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广告的洋人面孔
我们发现:中国的出版物乃至广告,特别是涉及少儿、老年、励志、保健等,封面、包装、画面,大都是“洋人”面孔,若是翻译过来的就无可厚非了,但明明是中国人编著,给中国人看,让中国人消费的,这就值得一提了。拿洋人忽悠、拿洋人说事、拿洋人撑面儿……?能省掉稿酬、能躲过版权税?我看这并不是健康的心态,不值得提倡。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