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中国哲学思想演进史(人物篇)
(2020-06-28 11:45:30)千字中国哲学思想演进史(人物篇)
周文王(商周时期)对立统一辩证哲学的萌芽,《周易》开启并奠基了中华哲学思想。
老子(生卒年不详,又称老聘,姓李名耳)道家创始人。创导“小国寡民”“道生万物”“反者,道之动”等朴素辩证法,带有神秘主义。孔子(前551—前479)以复兴周礼、开元“正名”思想,创立了核心说学“仁”,主张“中庸”之道,宣扬天命论。列子(约前450—375)战国前期道家学派代表,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主张“贵虚”:循名责实,无为而治,是老庄承前启后人物。墨子(前475左右—前395左右)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主张兴利除害、兼爱尊天、尚贤尚同、非攻事鬼。孙子(生卒年不可考)富国强兵思想,属朴素唯物论,知彼知己军事辩证法。庄子(约前369—286)逍遥人生观,虚无不可知论,相对主义怀疑论,自本自根的道论体系。孟子(生卒年不详)在孔子礼治、德政基础上发展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认识论良知说、“劳心者治人”。管子(约公元前723—前645年)法、礼结合的社会政治思想,被誉为“法家先驱”,并从道家发展出精气说,认识论讲“静因之道”。荀子(约公元前298—238年)尚礼、重等级,倡导“性恶论”唯物主义自然观。韩非子(约前280—233)无神论者,继承性恶论并反对性善论,提出法、术、势统治术,系“缘道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董仲舒(约前179—104年)大一统的政治学说,天人感应的神学论唯心世界观,顺天正名的认识论,提倡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思想。王充(公元27—100年)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倡导命定论。张道陵(公元34—156,张天师)正一教五斗米道创立者,中国本土唯一宗教--道教创始人,宣导“敬道”,提出了“太平”的社会理想,其教义是惟道是从、长生成仙。王弼(公元226—249年)魏晋玄学创始人之一,本在无为、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得意在忘象的认识论。六祖慧能(公元638—713,俗姓卢) 佛教禅宗祖师,使佛教真正汉化:见性成佛,修行法则: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韩愈(公元768—824)古文运动领导人之一,反对佛教出处观、道家之空无思想,提倡道统论。
张载(1020—1077)提出了气一元论的自然观,强调对立统一的宇宙观。二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提出天理说,性即理的“理一元论”。朱熹(1130—1200)将二程“理一元论”发展为“格物穷理”,并认为理即性,性有“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从而成为儒家思想集大成者。王阳明(1472—1528
严复(1854—1921)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反对君权,倡导民主自由,强调“物竞天择”的进化论。属既唯物又唯心的经验主义。康有为(1858——1927)资产阶级改良家:托古改制,进化论、仁爱哲学、大同思想。梁启超(1873—1929)中西哲学混合,唯心心物论系主干,认识论倡导自成与天授,新民主义论系其要。发挥了阳明学,提倡良知自由。孙中山(1866—1925)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三民主义学说创始人,认识论的基础是“行易知难”的知行学说,哲学观上提出“心物二元论”和“民生史观”。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让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