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个老头九个倔

(2020-03-14 00:45:54)

十个老头九个倔,为啥?

2020年03月05日 18:35:00
来源:壹读

2月28日,一位网友在新浪微博发布拾荒老人被打的视频,引发众怒。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64A7576F4FFB529CCB675C1DAEE2BA2777BC3FCE_size4700_w480_h274.gif

这个视频发生在天津市红桥区咸阳北路街道一小区内,街道综合执法与物业公司联合清理小区里堆积的杂物,为了不让拾荒老人继续放东西,采取了暴力手段。

从媒体曝光的画面看出,物业的工作人员下手毫不顾忌,掐脖子、侧身摔,整个过程非常粗鲁。 老人被摔倒后也没有放弃,而是坐在地上扣好帽子,爬起来想要继续维护自己的东西,努力几次后失败,车子还是被推走了,老人无助地坐在地上。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3BE1889FCD86A8A794B555F76D3D4CFF8BB71124_size3271_w480_h274.gif

网友看了难受得不行,强烈谴责摔老人的工作人员:

“你家没有老人吗,为什么要这么对他? ”

“捐款的是他们,被打的还是他们。 ”

“他们只是想要努力地活下去啊! ”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62E130CB0CC200D922549EF09B58015B943FA85E_size76_w684_h263.png

网友的愤怒得到了回应。 2月29日,天津市公安红桥分局公布对涉事者的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对李某依法行政拘留十日,并处500元罚款。

网友们在讨论处理结果的同时,也有人发现了新的盲点——老人堆放垃圾在消防通道,怎么劝都不听怎么办?

这个观点得到了许多网友的认同,他们也有相同经历,而且这些老人往往有一个特点: 倔,特别倔,怎么劝都没用! !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DA78D21109BF5CA295BFB4E843F1A205FF64CFBC_size45_w750_h347.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64877EC1EE84B3190C16F7D12D3DBF14504FB1DC_size46_w750_h390.jpeg

这代长辈的“倔”让大家“深受其害”。

早在疫情初期,为了哄长辈们戴上口罩,我们千方百计、想方设法: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536F37C4F5930C17119DA1CC8F6D3B4BA40E6703_size47_w692_h175.png

不戴口罩就不结婚? 下次我用这个威胁我妈试试?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7C5A5A8DF1E7C2CD173BD5BB62C6CEFB3F5956AF_size58_w665_h299.png

叔叔阿姨,你们到底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啊? ! ! (发出呐喊)

盲目的文化惯性

不管你多大年纪,对于父母来讲,永远是他们的孩子。

老人本身有一段漫长的社会经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经验,积极或者消极的,总结了一些成功或者失败的教训,由此产生了对于事物的主观态度。当这种主观态度不适合当前客观环境时,老人有时无法适应,表现出来就是明显的固执。

这里有一个“文化惯性”的概念:

文化惯性指的制定一套行为、生活方式和习惯,并保持现状的倾向性。

自信:经过考验的生活技能会流传下来。

距离:现有文化总比新文化更令人熟悉。

看法:其他文化未必有足够好的名声来说服别人接受它。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58C1C108D45476667964AAC3D4B4B31E6F9194A7_size43_w300_h300.gif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生活方式是长久延续的,“我们那时候都是这样做的”,这是他们的文化自信,所以常常抗拒新的方式,并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保持这种惯性。

举一个较为抽象的例子,“中国人自带种菜基因”,我们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种菜”这个生活方式流传至今,甚至进入一栋栋单元楼:家家户户都会在阳台上种种葱。在国外,要想分辨哪栋房子住着中国人,就看门口院子里种的是花还是菜。

中国维和部队进驻利比里亚,率先实现了“维和”“种菜”两开花,行囊里除了老干妈、火锅底料,就是蔬菜种子。卢旺达物资非常贵,大使馆工作人员就在使馆内种田,自给自足。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B5EB21F03C65D687BB6C26B2D8DEADF29FDEC293_size1377_w230_h275.gif

在捡垃圾这件事上,许多老人从小到大节俭成性,不舍得丢掉旧衣服、旧鞋子或者旧家具,即使后来生活在一个淘汰更新更快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这些旧时“生活惯性”,这种强大的跟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惯性,就表现为倔、不听劝。

戴口罩也类似,长辈们的说辞还是那老一套:“非典我都过来了,那时没事,现在也没事!”

害,这令人难以刹车的惯性。

控制感的缺失

人衰老的过程,也是控制感逐渐缺失的过程。 这里的控制感指的是个体对能够控制自身的个人意愿的觉知。

其实控制感和我们须臾难分,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在做出选择,进行决定。 研究表明当人的控制感受到威胁时,个人会表现出负面情绪如生气、狂怒和愤慨。 而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控制感则可能表现出悲观、抑郁甚至绝望。

美国心理学家兰格(Langer,E.J)和罗丁(Rodin,J)研究了控制感对于老人主观感受的影响。 结果发现,相比对照组老人,“责任感提升”组老人由于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可以自己照顾植物、选择食物等,他们更快乐也更有活力,心情状态更好。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827F8B41B374DFD50D42D6474D036585A46F161F_size6_w340_h191.jpeg

“害怕变老”,是一把悬在所有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尤其一旦开始老化,整个人就力不从心,好像什么事都做不了,引发大量的沮丧与失落感情绪,此时就会产生焦虑,想要通过控制,找回一些安全感。

国内许多老人找寻的控制对象,基本就是那几样,捡垃圾、捣鼓菜园子、养养狗、跳跳操,有些老人性格比较内向,不爱好社交,捡垃圾可以延续勤俭节约的传统,又可以找点儿事做,于是把这当成了一个主业来搞,没地方放,只能堆在小区,造成现在的局面。

对于被迫失去自我决策权、控制感的人,如果他们拥有这种较强的自我责任感,就能提高对生活的控制感,生活质量会提高,生活态度也会变得更加积极。而物业整治,意味着他们要放弃这种控制感,重新落入无所事事的沮丧和焦虑之中,所以他们表现得“倔强”“不听劝”,其实是在争夺自己的控制权,不想失去。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307D2F46CF59C3A1A204A3CBCF62F16051A14A97_size268_w178_h177.gif

解决这件事很简单,尽可能地让老人们在其他事件中“自己做主”,譬如根据1997年Kane等人调查显示,老人特别希望自己能控制和选择的活动包括就寝起床时间、饮食爱好、室友选择、日常护理、财产支配、电话使用等等,不如就从这里开始。

生理原因

生理上的变化也是原因之一,澳洲昆士兰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威廉·冯·希佩尔发现,在衰老的过程中,脑前额叶的灵活性与效率都会降低,而这正是大脑负责不相关信息的地方。

“认知灵活性”是指我们在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作出相应调节的能力。例如办公室搬到新的楼层,刚开始可能会跑错楼层,一般人只会犯一两次这样的错误,但某些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适应。老年人的“认知灵活性”下降,导致他们不太能转变想法,或者丢弃旧策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新环境、接受新策略。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2DDD544962F8B3A2FFD36E3F11F51EC4525C221E_size6_w210_h118.jpeg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发现一条路行不通时,马上就会切换到第二条,但老人由于无法很快切换策略,总是限于不合理的处境中,看上去就是脑子转不过弯、很不听劝。

总而言之,老人的“倔”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作用结果,生活中遇到倔老头,不妨多给点耐心,大家都会老的,爱护他们就是爱护自己。

[责任编辑:高飏 PN035]

推荐34
最热评论

克拉苏Cr [北京网友]

家里老爷子非要出去逛,让他带口罩,他死活不愿意,说再不让他出去就上吊给我看 我觉得老了,脑子退化了。

推荐1/回复/举报2020-03-06 07:28

吃素有益健康1 [山东,青岛网友]

乱堆纸壳箱啥的,简直绝了,跟婆婆一模一样,还堆在楼道的弱电间里,怎么说都没用,说多了就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