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干家务的孩子有出息。

(2018-08-11 17:17:16)
哈佛大学做研究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爱干家务的孩子有出息。

最终结论证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很强的联系。

在美国,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

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

这张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1.9-24个月:

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2-3岁:


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

帮妈妈把衣服放到沙发上;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3-4岁:

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

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4-5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

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5-6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

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6-7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7-12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

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8.13岁以上: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

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

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孩提起就应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训练。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手,使其终身受益。

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家长尽量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


育儿专家建议:


如果你曾经有过要求你的孩子收拾桌子或是他的玩具的经历,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一场艰难的战争。

一个处于学龄前阶段(3-6岁)儿童的孩子已经开始能够对大人的要求表现出不耐烦和抵制的情绪。这可能会使你感到与其要求他去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容易。

但这却是培养孩子养成帮助人的良好习惯的大好时机。四五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用以完成简单的家务劳动所要求的良好的协调能力、灵敏度和集中力。

父母要充分信任孩子,让他们发挥自信去独立完成某件工作。同时也要帮助孩子理解帮助他人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如何让孩子轻松的,持久地养成这个好习惯,以下几点家长必须注意:

1
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迎合这阶段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

告诉他,他的工作对家庭带来很大的帮助,会因此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全家人一起娱乐。

2
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


给你的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够做的家务的清单,让他/她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工作。

这会让他/她感到,自己拥有选择和控制的权力。从而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选择的工作。

3
把任务细致化,并给孩子做示范


一个整体的概念(像“把你的房间收拾好”)可能会让孩子困惑并挫败孩子的积极性。

把一个任务分拆成数个步骤(把玩具装进玩具箱里,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等等),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你的要求。

父母的耐心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即使他忘记了某个步骤,不要批评他,高高兴兴地提醒他知道他记住为止。

4
忘记“完美主义”


对这个年龄孩子来说,积极地参与比起结果来说更为重要。

如果你的孩子洗的袜子不够干净,擦的桌子不够亮,不要去批评他的工作,批评会挫败孩子的自尊,更会降低他与人合作的意愿。

如果某项工作要求每次都必须完成得尽善尽美,那这绝对不是一项适合孩子去做的工作。

5
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工具


不要给孩子一把比他还高的扫帚,给他一个小小的扫帚用来把案板上的面包屑清扫干净。

如果你想让她帮你收拾饭桌,那末,就只让她把吃剩的饭菜帮你拿进厨房就行了。

6
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父母千万不要当着孩子抱怨做家务的繁琐和无聊,这会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做家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认识到,帮助大人尽快做完这些事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他/她一起玩。

7
不要强迫孩子


不要采用强迫的方式,给孩子留一个缓和的过程或一点余地。

比如“我可以让你玩十分钟,十分钟一到,你必须立刻去收拾你的书桌。”这样的方式。

8
提供奖励


表扬和奖励会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带来极大的帮助:把他/她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每一步骤绘制一张图表,每当她顺利完成其中的一个步骤,就奖励她一颗小红星。

当他顺利地完成整件任务,奖励他一件他所希望得到的合理的奖励,注意了,不要用金钱和物质奖励。


看起来是做家务,但不止于家务


其实跟做家务没关系,主要是思维模式的培养。

让他知道可以做什么,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个思维模式很重要。很多孩子不做家务,要买什么都是哭喊着跟家长要,你以后长大了跟谁哭喊去?

而那些通过家务奖励孩子的家长,他们其实在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家庭内部创业的机制,让孩子知道了努力是多么重要。

他会把自己的愿景跟自己的付出做比较,权衡利弊,计算成本和支出。

而这是一个典型的富人思维模式。

其实不光是孩子,家长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打游戏,就是因为游戏中的奖励是时时刻刻发生的,你打死一只怪,就能涨经验,涨多少经验就能升级。

人为什么不愿意工作,就是因为工作的奖励是不时刻发生的,甚至也不知道多少值才能升级,只有发工资那天最开心。

这就是著名的游戏思维。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是糊涂蛋,自以为是包办心疼孩子,可惜那样孩子就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