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房事,曾国藩花掉一年工资

为了房事,曾国藩花掉一年工资
2018年07月10日
08:12:10
来源:新周刊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30E441A6E583207B3600768C513E9D669C2A25E4_size66_w679_h419.jpeg
网络图片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路上读书(ID:lushangdushu)
租房这事儿大家都知道,地段好的忒贵,好看的离公司远,价格适当的户型奇怪,要找到合心意的简直难于登天。
不过跟闹过“房荒”的唐朝中期、南宋前期、民国时期等相比,在咱们这个时代租房,可能真没那么难。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69EA12F84061DD6E17D369AEF30BC6622AF3807B_size731_w270_h270.gif
网络图片
而因为各种原因主要是没钱而租了大半辈子房的名人,并不在少数。今天路sir就带大家看一看,历史上都有哪些租房苦主。
唐:诗人白居易,租房大不易
在过去,古人为了更好的生活和发展,也会选择“进城打工”。不过他们的出头路子比较单一,大都选择“上京赶考”。
千里迢迢来当官,“住哪儿”当然是第一个要解决的大问题。
唐朝诗人白居易,初到长安拜访文坛前辈顾况的时候,对方就曾调侃“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结果这一句神预言居然成了真,白居易硬是在京城租了18年的房。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0A49E821FD27DF2BA658DE838C3FEF523AB47CDE_size512_w498_h734.gif
白居易:笑容逐渐消失
这事说来话长。32岁那年,他进了秘书省做起校书郎,每天勤勤恳恳编稿子,一个月拿16000文,相当于现在的8000元人民币。
看起来好像很多是不是?但即便是在现在的首都,这水平也只够平时的开销,压根攒不下什么钱。
不过他一个人没啥讲究,就在偏僻的长乐里租了一个亭子住下了。
年轻时顾着跟好基友李绅、元稹喝酒聊诗吃喝玩乐,上了年纪想把母亲弟弟接来身边住,才发现自己那点积蓄压根买不了京城里的房。
没办法,白居易只能在陕西渭南买了套房给家里人,自己继续住京城的出租屋,隔10天骑个马回家探探亲。
什么概念?差不多是在广州上班的你,买了个东莞的房。这特么有啥用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FAC3EC875A28D54961C8BB8AA5BBF87852234FD1_size54_w600_h374.jpeg
位于洛阳市郊区安乐乡的白居易故居
要命的是,在那个时代,你不升职就没得加薪。
于是小白同志努力考公务员,在地方和中央之间被调来调去,还当过苏杭等市的市长。工资越来越高,期间租的房子越来越好,但他始终无法在长安买房定居。
公元821年,白居易终于在长安买!房!了!可是他也快50了。
也难怪他会有此感慨——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翻译成人话就是:没房的我,还不如一只蜗牛。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9AE77CF46995EE626041DB8B74F4A14DFB3E4AD4_size655_w480_h360.gif
网络图片
不过白居易好歹是个官,熬个几十年,买房还是有希望的。
蓝领人民就没那么好运了,有些人屋里“唯几案绳床而已”,堪比小龙女的古墓;老百姓的住处“四邻局塞,半空架版,叠垛箱笼,分寝儿女”,比现在的城中村还艰难。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89143257656FF24B0A102A29EACF86B69C148935_size14_w640_h353.jpeg
小龙女:你真的要学我这么睡吗?
如果白居易是一只蜗牛,那广大底层人民可能只能当蝼蚁了。
宋:老爹不给力自己老水逆,苏轼儿子差点无缘婚姻
著名男子天团“唐宋八大家”中,苏洵父子三人就占了半壁江山。
可是文学造诣不能当饭吃,这几位一辈子跟房死磕,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老爹苏洵开窍晚,年轻时科举考不中,结了婚一把年纪还忙着游山玩水,52岁才在老朋友欧阳修的举荐下到京城汴梁当起了校书郎。你看看人家白居易!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2EF84B3660D397EC6519E4BA4626C8BE793F4963_size20_w325_h414.jpeg
网络图片
那会儿,苏轼苏辙早就考上进士了。可是没法子,父子三人刚进京闯荡,只能靠租房度日。
更要命的是,苏洵当官没几年就因病去世了,根本没给两兄弟留下多少积蓄。
不过买不了房,也怨不得苏洵——
你看看你欧阳修伯伯,不也是在公租房里住了17年?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0BF0616AA68BF33FCB1477B169F635B8D39129D2_size19_w640_h330.jpeg
苏轼:心里苦但我不说
靠不了爹,那靠个人奋斗能不能行?
可惜了,苏轼的官场生涯相当波折。今天还在京城,明天就调到杭州,后来多次被贬,一直居无定所,自然也没法考虑买房的事。
后来儿子要结婚,苏轼都拿不出钱给孩子买婚房,娃的叔父苏辙也没房产,小两口只能去父亲的老友范镇家里借住。
结个婚都要去别人家落户,你说这得多憋屈?!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A22C4F640284D1565770FCDBD7B61E212C5F1D30_size65_w640_h360.jpeg
《清明上河图》:繁华的北宋汴京城内,
房屋鳞次栉比,但仍满足不了众多人口的住房需求
苏洵苏轼为房事所苦,到苏辙这儿也没辙。
他在《闭居五咏其四买宅》中写道,“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东家欲迁去,余积尚可捐。”
啥意思?苏辙到老了都还没买房,儿子们都怨声载道呢。
心怀愧疚的他,只得咬咬牙在汴梁两百里外的许昌买了房,之后不断扩建,终于让一家老小得以安顿,不过一生的积蓄也花光了。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AF4AC9A1BD36645EB8E0C2E124C107784B912CA3_size77_w640_h468.jpeg
四川省眉山市的三苏祠
那时候,苏辙已经70岁了。而距离他走到人生的终点,只剩3年。
清:两江总督曾国藩搬迁数次,光租房就能花掉一年工资
中庸派成功人士曾国藩,总该家财万贯豪宅成片了吧?
不存在的!进京当官的前13年,他一直都在租房,前前后后搬了8次家。
租期最短的一次还不到一个月,只因为夫人嫌风水不好,后面两个月还不宜搬迁这是想要逼死谁。
那时候的京官租房,要住得体面,要靠近单位,要讲究风水,流动性还高。
这几个特点,曾国藩算是全占了。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45EEC25FBEAE212EEC700CF6F534814A7342858E_size20_w640_h320.jpeg
网络图片
一开始曾国藩一个人住,一年租金33.47两。按一两银子值一千块算,房子月租接近2800元。
后来一家老小都来投靠,开销突然变大。吃穿出行要钱吧?请仆人要钱吧?这一花起来,就用掉了足足800两。
可是,曾国藩当时一年的俸禄才125两啊!
第二年,曾国藩换了个大房子,一年租金就要160多两。再回头看看他的工资,你就知道他的日子有多不好过了。
外债欠了一堆,还想攒钱买房?那两年,曾国藩差点连回老家过年的钱都没有。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B1B54677628F14ABF34B1CD75273E89ED5E57102_size2_w200_h99.jpeg
网络图片
不过日子还是要继续过。曾国藩官职越做越大,家里又添了娃,房子也得往大了换。而房子的月租,也从四千文一路涨到三十千文(约合人民币两万多)。
当时买房有多难?
1880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进京赴任,托朋友帮他买个房,一次性寄了2000两(约200万元人民币)经费。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A9E7D0938B799C8E4F392991989D4217FE45BAD2_size7_w198_h198.jpeg
网络图片
要知道,曾国藩足足花了6年,才还上之前借的总计1000多两银子,平时还经常举债度日。你让他怎么拿出这笔买房的巨款?!可不得老老实实租房住么……
民国:上海单身狗难租房,广州房价远超北平
大家应该都看过有关旧上海的影视作品,其中绝对少不了的就是黑帮火拼的场景。
其实这些黑帮都忙着做生意,没什么时间打架,不过小偷绑匪倒是不少。
鲁迅在上海待了10年,始终是个房客。从最早的石库门社区景云里,一路搬到高档别墅社区大陆新村,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曾在家里欣赏了窗外的一场枪战。你说刺激不刺激?
话说鲁迅跟许广平搬到上海第二年,一天忽听门外枪声大作,紧接着一声爆响,他们家窗户被子弹打穿。后来鲁迅跑出去打听,才知道是几个绑匪跟警察开枪对射,绑匪打死了一个警察,警察打死了两个绑匪。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35ABA0C29F5F8A7F3BACAE448055B9F4A0291C15_size84_w640_h571.jpeg
网络图片
租客们担心安危,房东也怕惹祸上身。
那时候,要不是情侣或夫妻,就很难租到房。
咋的,歧视单身狗?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单身男人可能是小偷,单身女人可能是娼妓,几个大汉可能是群匪,只有一家老小能让人安心。
所以在当时,很多单身男女都会搭伙租房。毕竟找人担保还得出钱,麻烦得不行。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900CC63036FDE268026DA82C351F07F85E5A94BB_size13_w360_h360.jpeg
网络图片
即便你找到伴了,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也不一定找得到房租。
当时流传的段子说,如果发现有人落井,第一件事不是救人,而是问清楚他租哪,然后赶紧找他的房东,告知对方租客快死了,然后自己把房子接下来。
为啥?因为租房实在太贵啊!那些实在没钱的穷苦老百姓,只能选择搭窝棚住宿。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BCD2CCF5A9F81F5906B0849A69D36659C2623784_size64_w640_h474.jpeg
民国时期的上海
而不同的地区,房价也大不相同。
别看现在北京一片繁荣,民国时期的经济那叫一个落后。
当时2000块大洋能买半亩地的中型四合院,10万块能买下50亩的清王府。
但在广州?对不起,你只能买一座不到两亩的花园洋房。
只能怪当时来广州投资的华侨们,一手推动了广州的工商业发展,顺便也把房价给抬上去了。
当时的一个广州大学生,如果毕业后当公务员,工作两年后还是得拿三分之一的薪水来租很普通的房子,甚至要合租。好像跟我们现在也差不多?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10/7AE301F793BCFE5E41CB8B9D6E10F470298AD0C0_size59_w640_h386.jpeg
民国时期的广州
不过当时买房的人并不多。一是因为战乱;二是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买房=分家,卖房=“破家”,是非常丢人的一件事。
所以说,中国的城市居民其实并没有“热衷买房”“拒绝租房”,买房的“传统”是最近四五十年内才形成的。(快去告诉你女票和丈母娘!)
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之所以会觉得租房麻烦,更多是纠结于要不要多花点钱,让自己住得更舒服。
可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住在贫民窟里的底层人民们必须掏出大部分收入来缴纳破旧公寓的房租。一旦付不起房租,他们就会被房东和警察联手驱逐出去,陷入贫穷流离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