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艺术研究院莫言书院等七个学术、艺术工作室揭牌为杰出人才搭建创作

(2018-06-02 10:30:17)

中国艺术研究院莫言书院等七个学术、艺术工作室揭牌为杰出人才搭建创作
 
        “任何一种艺术的创作,必须向其他艺术门类学习,这样才能在自己本行的创作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 5月2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艺术工作室揭牌仪式在京举行,莫言书院、田青书院、田黎明画室、杨飞云画室、何家英画室、赵建成画室和吴玉霞乐坊等不同艺术门类的7个工作室揭牌。学术、艺术工作室代表、著名作家莫言在发言时表达了上述观点。
 
        多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不断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先后于2012年和2013年成立了秋雨书院和范曾文苑。当天揭牌的7个工作室,正是对以往人才工作机制的延续和完善。其中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中国籍作家;田青是著名音乐学家,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吴玉霞是当代著名琵琶演奏家;田黎明在当代写意人物画、杨飞云在当代写实油画、何家英在工笔人物画、赵建成在写实人物画创作领域中成就卓著。中国艺术研究院希望通过这7个工作室为该院杰出人才搭建高端平台,为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创造优质环境,同时充分发挥中国艺术研究院杰出人才在文艺创作和研究领域的表率作用,积极引领当代艺术科研与创作发展方向。
 
        谈到艺术研究院这一最新举措,莫言表示,7个工作室的门应该是敞开的,“里边应该有能够联通的门,外边应该有敞开的门,在这样交流融合的氛围中使自己的本行工作有所进步。”莫言说,他戏曲方面的创作就曾受过田青的影响。中国艺术研究院这个平台对于搞艺术创作的人来说非常宝贵。今年以来他也在写诗歌、歌剧、地方戏曲,这样一种创作,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作为目的,他很喜欢这些艺术门类,而且只有进入实践,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别人。“我要看懂戏曲,拿起笔写了几个剧本之后,才深深感受到剧本应该怎么写,也才能更好地欣赏别人写的剧本。我过去对现代诗是看不懂的,但这一两年写了几十首之后,现在能看懂了一些过去看不懂的诗歌,因为我知道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遇到了困难,遇到了困难就要想办法克服,就会出现新的现象,有可能让别人看不懂。”作为手段,莫言说自己的尝试最终还是要回到小说创作上来。“我想搞了民间戏曲的创作、诗歌的创作、歌剧的创作、话剧的创作,甚至学着写了一点书法,这样各种艺术门类的实践就会使将来我的小说变得更加丰富,也许还能获得某些方面的创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金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